走進中山路,領悟文化情
為了深入探究中山路歷史文化的保護與傳承,2023年8月1日,隊長楊文欣帶領“青”之光實踐隊前往了上街里游客服務中心和中山路游客服務中心進行采訪和調研。
工作人員首先介紹了游客服務中心設置的目的:為了提供游客需要的各項服務和信息,方便游客的旅行和觀光活動。隨后,工作人員又詳細地向我們介紹了游客服務中心提供的服務和基本設施,比如:提供游客咨詢、導覽、地圖信息、旅游推薦、交通指引等方面,以此來服務民眾和游客。為游客提供最好的服務,可以讓游客切身感受到中山路悠久的文化歷史,這也就為中山路歷史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為了更進一步地了解中山路的文化歷史。采訪人員郭宇鑫等人詢問了工作人員近十年來中山路街景的變化。非常幸運,工作人員也是相當于老青島人了,對中山路的感情也是相當深了。從他們口中得知,中山路整體樣貌變化不大,大多數能代表老青島的舊房子都得到了妥善的保存。與此同時,現代新興文化產業的興起使得新舊房子同時換發光芒,成為了中山路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除此之外,數字化的發展更是為如今中山路的文化復興增添了別有的特色,為人們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工作人員介紹道數字智能化主要應用到以下幾個方面:1.文化遺產的保護:通過激光掃描、3d建模和虛擬現實技術精準記錄與還原中山路歷史建筑與文物,從而保護與傳承中山路歷史與文化。2.文化傳承與教育:通過建立數字化的歷史文化數據庫和展示平臺,人們可以通過網絡和移動設備了解中山路的歷史故事和文化價值,從而促進對中山路歷史文化的傳承和推廣。3.文化旅游推廣:通過建立虛擬導覽系統和增強現實應用,游客可以在中山路上使用智能手機或智能眼鏡等設備,實時獲取相關的歷史文化信息和導覽導航,提升游客的旅游體驗和參與度,同時也為中山路的旅游發展帶來新的機遇。4. 交互體驗和創意設計:通過結合虛擬現實、增強現實、人工智能和互動技術,可以創造出更加生動、多樣和互動的中山路歷史文化展示形式,激發觀眾的興趣和參與性,提升中山路歷史文化的藝術價值和觀賞體驗。
此次關于游客服務中心的走訪調研活動幫助實踐隊成員確切認識到中山路的文化內涵,也幫助成員們堅定內心,為維護和發展中山路歷史文化貢獻力量。
作者:孫沂蒙 來源: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隆德民間剪紙藝術:濃縮回族文化之美
- 2023年7月25日,跟隨蘭州大學筑夢計劃之蘭州大學赴寧夏回族自治區隆德縣溫堡村鄉村振興實踐團隊的探尋腳步,我踏入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
- 08-06
- 隆德磚雕:華夏傳統藝術的雕刻瑰寶
- 2023年7月25日,跟隨蘭州大學溫心計劃團隊的探尋腳步,我踏入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隆德縣溫堡鄉溫堡村,遇見隆德民間磚雕藝術。自古以
- 08-06
- 暑期社會實踐 城區白色污染調研
- 2023年7月19日,安徽工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反詐宣傳團隊隊長李宜霏攜二名隊員抵達馬鞍山市雨山區霍里山公園舉行了一次“付霍里山公園
- 08-06
- 走進圣地延安,傳承紅色精神
- 為積極響應黨號召,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爭做新時代新青年。2023年7月中下旬,河南科技大學信息工程學院和機電工程學院“青春
- 08-06
- 永遠跟黨走,不負好年華
- 時光荏苒,大學生活已過去兩年。為了鍛煉自己的能力,增長自己的見識,學到更多的知識,讓自己度過一個充實的暑假,我決定參加“三下鄉
- 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