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圣地延安,傳承紅色精神
“無數人生成功的事實表明,青年時代,選擇吃苦也就選擇了收獲,選擇奉獻也就選擇了高尚。”為積極響應黨號召,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爭做新時代新青年。2023年7月中下旬,河南科技大學信息工程學院和機電工程學院“青春獻給黨,薪火永相傳”實踐團奔赴革命圣地延安開展2023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參觀革命館藏,探尋黨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輝煌歷程。
7月22日,實踐團走進延安革命紀念館,感悟老物件背后崢嶸歲月的回響和難以忘懷的歷史。走進大廳,實踐團首先看到的是先烈和群眾的雕塑,這個雕塑以巨大的氣勢展現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核心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團結力量,他們的表情和姿態深刻地展現了當時社會各界人士團結一心、為了共同的革命事業而奮斗的情景。緊接著實踐團隊跟隨講解員走進了館內二層,二層有大量照片及近千件革命文物及雕塑、油畫、圖表、場景復原等形象、生動地再現了黨中央及老一輩無產階段革命家在延安領導中國革命的艱苦歲月。豐富的歷史文物、翔實的文獻資料、生動的視頻影像,吸引了實踐團的目光,他們不時停下腳步仔細觀看,認真聽取老師的講解,詢問有關情況,共同回顧延安時期我們黨領導中國革命事業從低潮走向高潮、實現歷史性轉折的波瀾壯闊歷程。
弘揚七大精神,在激情的大合唱中再現文藝之光。
7月23下午實踐團前往楊家嶺重溫中共七大的紅色記憶。楊家嶺是中國共產黨的重要歷史地點,可以讓實踐團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國革命的歷史,感受那個時期的艱辛和偉大。實踐團參觀中共七大會址紀念館,通過展示和介紹,了解會議的背景、議程和決策過程,展覽中的圖片、文字和文物等也將幫助實踐團全面了解當時的歷史環境和黨內斗爭的情況。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而今,置身于莊嚴肅穆的中共七大會場,感悟和觸摸那段光輝燦爛的歷史,依然感到極大的震顫和洗禮。
重溫入團誓詞,于鳳凰山梁家河尋訪奮斗之路。
7月23日,實踐團跟隨老師來到延安鳳凰山梁家河重溫知青下鄉的奮斗之路。實踐小隊跟著講解員參觀了知青井、村史館、第一口沼氣池等,認真聆聽了青年知青在梁家河與鄉親們生活在一起、生產在一起,帶領群眾艱苦奮斗,使梁家河面貌煥然一新的故事。在踏入村史館的那一刻,老式的石磨、農耕農具、黑白照片等一件件充滿回憶的老物件呈現在實踐隊的眼前,它們記錄了梁家河幾十年來在建設,深刻展示了當時知青下鄉的艱苦環境和對對黨的信仰。回顧知青下鄉在梁家河的七年歲月,對比梁家河的今昔變化,站在新的歷史方位,實踐團時時感受到如今的梁家河,乘著新時代的東風,在新征程中破浪啟航,駛向“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彼岸。
紅色足跡歷久彌新,革命精神代代相傳,它已經成了刻苦銘心不能忘懷的記憶,時時刻刻激勵著黨和人民不忘初心,奮發圖強。而青年要做的不僅是銘記,更是傳承。青年一代是社會主義的接班人,是共產事業的生力軍,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應擔當起屬于自己的責任,為完成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出屬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郭苗苗 來源:河南科技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 隆德民間剪紙藝術:濃縮回族文化之美
- 2023年7月25日,跟隨蘭州大學筑夢計劃之蘭州大學赴寧夏回族自治區隆德縣溫堡村鄉村振興實踐團隊的探尋腳步,我踏入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
- 08-06
- 隆德磚雕:華夏傳統藝術的雕刻瑰寶
- 2023年7月25日,跟隨蘭州大學溫心計劃團隊的探尋腳步,我踏入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隆德縣溫堡鄉溫堡村,遇見隆德民間磚雕藝術。自古以
- 08-06
- 暑期社會實踐 城區白色污染調研
- 2023年7月19日,安徽工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反詐宣傳團隊隊長李宜霏攜二名隊員抵達馬鞍山市雨山區霍里山公園舉行了一次“付霍里山公園
- 08-06
- 走進圣地延安,傳承紅色精神
- 為積極響應黨號召,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爭做新時代新青年。2023年7月中下旬,河南科技大學信息工程學院和機電工程學院“青春
- 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