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深刻感受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明確社會責任,為鄉村振興貢獻青年力量。7月18日,浙江工業大學化學工程學院“青春逐夢”暑期社會實踐團來到了廣安市前鋒區開展了以“鄉村逐夢,青春正當行”為主題的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進一步了解當地鄉村振興的經驗與成果。
“小小青花椒,致富大產業。”7月19日,實踐團走進前鋒區虎城鎮廣安青花椒基地。首先,實踐隊參觀了廣安青花椒展示中心和青花椒的生產加工車間,據書記介紹,廣安青花椒在打造品牌的同時,也在積極探索衍生產品,以此來提高青花椒的附加值。并且前鋒區近年來建立了“農戶+公司+村集體+基地”等合作發展模式,將政府投入的基礎設施量化為股份,讓椒農既能收獲種植收入、土地租金、務工薪金,還能獲得產業收益,現已成功帶動全區5000多戶椒農年均增收1.2萬元。

實踐團成員在青花椒展示中心前合影(成員李陽 攝)
最后,實踐團來到了青花椒的種植地,在那里實踐團成員們目睹了修建青花椒樹枝葉的過程,并與工作人員進行了簡單的交流學習。

實踐團成員在學習修剪青花椒枝葉(成員李陽 攝)
7月20日,實踐隊一行來到了前鋒區代市鎮唐橋村,在村黨支部書記唐信兵的帶領下來到了蠶房。書記向實踐隊員們介紹了他們蠶桑業的“4321”利益聯結機制,其中“4”指利潤的40%作為集體風險防范資金,“3”指利潤的30%作為村民的分紅,“2”指利潤的20%作為全村公益事業支出,“1”指利潤的10%作為養蠶管理人員、養殖人員的獎勵資金,實現了集體強、村民富的良性發展。

實踐團成員在聽書記介紹產業利益聯結機制(成員李陽 攝)
在聽完書記的介紹之后,實踐團成員們還親自體驗了一下養蠶的過程之一——采摘桑葉。
7月20日,實踐隊來到了前鋒區代市鎮茶花村雙河葡萄園,據當地負責人介紹,自鄉村振興工作開展以來,。茶花村聚焦“1+3”產業發展戰略,1是一個目標,建設美麗茶花、幸福茶花。3是三個依托,依托現代農業糧油產業園,積極融入連片發展,準備大力種植水稻、油菜等農作物;依托170余畝葡萄產業,改良品種,打響“三品”(無公害、綠色、有機產品)品牌和發展鄉村休閑旅游;依托茶花水庫自然優勢大力發展淡水養魚,休閑垂釣。
最后,實踐隊還去到了葡萄產業園區,親自體驗了采摘葡萄的樂趣。

實踐團成員體驗摘葡萄的過程(成員李陽 攝)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鄉村振興戰略有利于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有利于提高農村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奮斗目標。實踐團通過此次在廣安市前鋒區的三下鄉調研活動,深刻理解和感受了各地區人民充分發揮勞動智慧,因地制宜,以不同的方式實現鄉村振興,拉動當地經濟發展。經過此次活動,實踐團也意識到在未來要成為一個有擔當,有夢想,肯吃苦的新時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