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青梅產業調研隊赴福建省詔安縣助力鄉村振興
2023年6月26日至30日,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青春助力,梅滿詔安”實踐隊在國家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大背景下,為探尋中國青梅之鄉——福建省漳州市詔安縣青梅產業的發展現狀,特此前往當地開展青梅產業調研實踐活動。
青春助力,“梅滿”詔安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近年來,鄉村振興的號角已然在全中國吹響,多地積極響應號召,接連取得突破性成果。但作為我國青梅之鄉的福建省詔安縣,目前卻面臨著青梅產業的發展困境。
近年來,詔安縣青梅產業的發展步入瓶頸期,存在著可利潤空間縮減、青梅種植管理粗放、精深加工不足、貼牌銷售多、本土品牌知名度不高等問題。這些困境,阻礙著詔安青梅產業的轉型升級。所以,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青春助力,梅滿詔安“實踐隊緊繞鄉村振興背景下青梅產業突破困境以實現其轉型發展,以從農戶至企業、從微觀至宏觀為整體思路展開了此次調研活動。
初遇青梅,勾勒輪廓
詔安全縣有4個青梅主產地,主要分布在紅星、太平、官陂、霞葛四個鄉。
[1]團隊也將調研的第一站選在青梅主產區之一的紅星鄉,首先造訪了青梅博物館,由講解員介紹青梅的歷史,成員們也得以了解縣內青梅產業鏈中的各個環節。團隊關于詔安青梅產業的總體輪廓得以形成。
圖為青梅博物館中的青梅制品展品 通訊員羅嘉韻 攝
而后在紫梅山莊,熱情好客的管理員給每一位成員斟上用當地上好的特供青梅發酵釀制而成的青梅酒。在交流中,團隊成員們也了解到山莊的運營模式:紫梅山莊與特定農戶簽訂協議,這些農戶按照山莊要求進行生產,并將所生產的更加優質、符合要求的青梅以更高的價格專供給紫梅山莊。除此之外,團隊也了解到其品牌故事:創始人陳慶舟先生冒生命危險做實驗,專攻純發酵釀制青梅酒技術,最終取得成功,成為全球首創。遺憾的是其知名度尚且不高,仍然需要更多曝光。相關工作人員表示,這也是當地眾多青梅加工企業的痛點之一。因此,在后續調研中,團隊也將青梅的品牌建設、營銷宣傳作為重點之一進行調研。
上山下鄉,洞觀秋毫
接下來是正式調查階段。團隊通過上山下鄉,走訪農戶與鄉村政府,獲取了大量的第一手信息。通過走訪青梅種植大戶,團隊了解到,在政府的價格保護政策下,一個種植大戶一年僅需投入三個月左右的時間便可以取得一至兩萬元人民幣的收入。但是青梅產量年際變化大,農民在青梅種植上取得的收入并不穩定。除此之外,通過出售青梅取得的微薄收入也難以滿足農戶生活需要。
在此情形下,紅星鄉園林村許保林書記表示,即使有價格保護政策,青梅的出售價格仍然偏低,這導致種植青梅所取得的利潤對于青壯年勞動力來說不具有足夠的吸引力。于是更多的青壯年勞動力選擇外出務工以維持生計,故詔安當地目前仍然承擔著一定的勞動人口流失的壓力。而對于青梅價格的提升,紅星鄉政府李東濱主任也強調了宣傳與營銷的作用。此外,李主任也表示,價格并非能由政府所決定,市場仍然是主導力量。實行價格保護的前提仍然是尊重市場需求。所以通過合理發揮宣傳營銷的作用,擴大市場需求,進而提高價格,這也是現階段較為實際可行的措施。
圖為隊員在對紅星鄉政府李東濱主任進行采訪 通訊員羅嘉韻 攝
企業探秘,發展尋道
詔安縣也是全國最大的青梅生產加工和出口創匯基地。目前全縣擁有青梅產業省級龍頭企業2家(榮華、四海),市級龍頭企業9家,縣級龍頭企業19家。
[2]在青梅全產業鏈中,這些加工企業承擔著聯通三大產業的樞紐作用。所以在第二階段,調研團隊聚焦于本土企業,探求其在新階段下的發展之道。團隊在此階段走訪了梅滿天下、星福益、景揚這三家各具特色的企業。
梅滿天下是一家以出口為主,并在近年來積極開發推廣自有品牌的老牌本地企業。該公司目前正在兩條線上同時發力:一是保證出口的穩定,延續其前身榮華食品的傳統路線;二是積極開發國內市場,將自有青梅基地生產的優質青梅以及從本地農戶手中采購的符合公司要求的青梅經過創新加工,生產出專門滿足中國民眾的味蕾的青梅制品。要打開國內市場,除了產品的創新,品牌的建設也是關鍵。公司力爭打響“梅滿天下”這一本土品牌的知名度。雖然現在仍然有貼牌銷售,但是公司正在朝壯大自有品牌影響力的方向而努力。
而星福益走高品質與創新道路,主打中高端市場:星福益公司堅持走中高端路線,在品質上下功夫,并且重視研發投入,不斷創新,同時擴大國內外市場,提升公司的盈利水平。而且星福益能夠與本地青梅種植相結合,促進生產本地化,帶動本地經濟;也通過提供就業、積極納稅、參與社會公益等等行動反哺社會。
圖為景揚食品工廠內正在晾曬的梅干 通訊員羅嘉韻 攝
景揚食品則與較多的電商建立了合作關系,擁有較為廣闊的線上銷路:景揚食品公司規模相對較小,業務以承攬出口訂單為主,在國內市場以線上渠道為主,線下渠道尚未得到很好的開發。近幾年由于國際市場行情不太樂觀,公司產品出口受到一定的阻力,企業經營遇到了一些挑戰。對此現狀,政府與公司戮力合作,幫助公司走出詔安,打響自身品牌,贏得了更多的合作機會。
通過企業走訪,團隊初步得出不同企業需要根據自身定位以及發展規劃制定適合自身的發展戰略這一結論。但是目前,三家企業仍不具備較為強大的品牌力。壯大自身品牌,仍然是青梅企業轉型發展的核心之一,當然這也是一項巨大的挑戰。
運籌帷幄,把握大局
在該團隊行程的最后,調研團隊走訪了青梅協會以及農業局,從宏觀層面上探求詔安縣境內特色青梅產業的破局之策。
詔安縣青梅協會是由詔安縣境內眾多企業自發成立的一個民間組織,數個當地的青梅頭部廠商也都加入了其中。而青梅協會成立的初衷,即把當地的相關企業聯合起來,制定行業行規,實現行業自主管理,做大做強青梅產業。對內引導農民管理好青梅種植,提高產品質量,并規范企業的收購價格;對外展示詔安青梅品牌,打開銷路,提高市場議價能力。
在青梅協會,團隊專訪了秘書長吳雄明先生。他認為,目前青梅產業普遍存在的問題是自身品牌難以打響,營銷能力較弱。吳秘書長還指出,目前仍然有較多的企業在進行貼牌銷售——這和團隊在進行企業層面調查時所發現情況相同。貼牌銷售從短期來看能夠提高銷量,防止積壓;但于長期而言,這不利于企業走出詔安,做大做強。從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眾多企業仍然在積極開發國內市場,做好自身品牌,減少對于國外市場的依賴,大力發揮內循環的作用,這也契合中國整體經濟的轉型方向,順應時代潮流。
在政府端,團隊走訪了詔安縣農業農村局。團隊在采訪鄉村振興部王主任時了解到,針對青梅產業發展的痛點,即收購價格、從業人員、品牌建設三大方面,政府都會提供相應的政策支持。例如,鑒于詔安青梅品牌建設不足的現狀,政府會對獲得省市級以上評定的名牌農產品或商標等進行一定的獎勵;對于在詔安縣外經營超過一年以上的詔安企業也會進行補貼,以此鼓勵企業“走出去“;對于企業新產品的研發,政府同樣會給予相應補助。此外,目前詔安縣也在朝文旅融合方向發展,促進產業鏈的橫向延伸。王主任最后也總結強調,政府目前的職責仍然主要以引導為主,目標是引導詔安縣的青梅產業朝著健康、可持續的方向發展,從而更好地帶動當地經濟,推動鄉村振興。
青春擔當,馬不停蹄
至此,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青春助力,梅滿詔安”實踐團隊在詔安當地的調研活動全部結束。這五天內,從鄉村至城鎮,從果農到企業,從組織到政府,團隊成員在詔安留下了踏實的實踐足跡。通過實地了解詔安青梅全產業鏈的運行,一方面,成員們對于青梅產業的發展困境和發展方向有了更深刻的體會和認識,也讓我們理解,一條產業鏈的轉型發展之路并非一朝一夕,而需要來自整個社會多方面的出謀劃策與通力合作;另一方面,此次調研活動也是一次我們切身將所學應用于社會的良機,啟發著我們作為經院學子,需要勇于擔當,不斷努力“將論文書寫在祖國大地上”,秉持實事求是的原則,積極投身于基層,與人民群眾手拉手、肩并肩,方可致“經世濟民”之志。
在離開詔安縣后,團隊成員也還將馬不停蹄地整理實踐的音稿圖文材料,投入到實踐推文的編輯推送以及調研報告的撰寫工作中去……
圖為團隊成員于詔安縣青梅協會內合影 通訊員羅嘉韻 供圖
[1] 詔安農業農村局, 閩南師范大學:詔安縣青梅產業發展規劃-8
[2] 詔安農業農村局, 閩南師范大學:詔安縣青梅產業發展規劃-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