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在實踐中了解基層推進鄉村振興特別是產業振興的現實情況,2023年7月5日至7日,武漢大學青年學習宣講中心赴湖南湖北地區調研鄉村振興成果實踐隊分隊來到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木蘭鄉青石橋村參觀學習,實地考察青石橋村取得的豐碩成果,探尋當地推動鄉村振興向縱深發展的有效路徑。本文將介紹實踐第二、三天的活動內容。
實踐第二天,實踐隊來到青石橋村,與村“兩委”干部對接并商定當日實踐內容后,于上午對鄉村產業進行了實地考察與調研。當天下午,實踐隊員們走入灣塘自然灣,考察村居建設,尋找振興密碼,并以一場“防范電信網絡詐騙”普法宣傳活動作為該日實踐的收官之作。實踐第三天,實踐隊員與黃陂區委組織部駐青石橋村第一書記陳遠強對話交流。
立足自身特色 推動產業振興
7月6日上午九點,實踐隊到達青石橋村后,便跟隨村“兩委”干部參觀考察農業合作社等相關的鄉村產業。從村委會出發,隊員們踏上了一條串聯起各自然灣的道路。道路右側是綠油油的茶葉,左側是嫩青色的水稻苗,遠山勾勒出嫵媚的曲線,溫暖地懷抱著腳下星羅散布的村居。
沿著便利蜿蜒的鄉間公路,實踐隊來到一片產業聚集地。一條小路貫穿其中,形成了一條豐富多樣的產業鏈。從蜂房到茶壟,從稻田到魚塘,從玉米地到蓮花塘,順著這條小路,隊員們見證了青石橋村對土地資源的充分利用與農業產業發展的多元化優勢。
從小路回歸主路,從次要作物回歸主要作物,公路兩旁大規模種植水稻的高標準農田進入實踐隊員的視野,一幅山清水秀的農業生產畫卷徐徐展開。當下正值夏種、夏管時節,青石橋村的農民們正按耕作計劃、采用機械與人工相結合的方式插秧育苗,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
依托“國企聯村”項目支持,這里種植的大米富含鋅元素,產量大、品質好、附加值高。村黨支部領辦的青石橋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基于當地特色,已為該村生產的稻米注冊了“木蘭青石橋村”商標,并與武商超市等達成合作協議,實現了市場化經營銷售,進一步提升了村水稻產業的生產總值和村民收入水平。
實踐隊繼續沿著平坦整潔的鄉村公路調研。村“兩委”干部介紹說:“我們計劃在這邊種一些果樹,把它打造成休閑娛樂的打卡景點。目前村里的資金不足以支撐大面積建設,只能循序漸進。”同時,本地鄉賢投資建設了適合游玩的農業水塘,小片連成大片,先富帶動后富。由此可見,青石橋村在建設農業合作社、發展第一產業的同時,也在謀劃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探索推進鄉村振興的新路徑。
“一把青秧趁手青,輕煙漠漠雨冥冥。東風染盡三千頃,白鷺飛來無處停。”遠眺這條公路兩邊的農田,大地被一片青綠色染過,也偶見一兩只白鷺,掠過秧苗,于水田中尋找食物。青石橋村在產業發展的過程中,也沒有破壞這一幅和諧的生態美景,保持了鄉村振興的綠色底色。
上午十點半,實踐隊來到武漢宏農農牧有限公司青石橋村廠區。該公司發展養雞業,老板是青石橋村當地人。他發展壯大自己的產業,并在更遼闊的西藏設立了廠區。而本地的廠區也一直擴建改進,一方面帶動當地產業發展,另一方面促進了村民就業增收,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實踐隊在調研時還向企業員工發放了電子問卷,以期了解該公司對青石橋村產業振興的影響。
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
隨著上午實踐的結束,驕陽也斂去了鋒芒,豆大的雨降臨在青石橋村。云銷雨霽,彩徹區明。實踐隊員整裝待發,走入村莊,考察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行動為村民帶來的福祉。自然灣塘被人工修建的木欄桿圍起,其中還可見排水管道。古色古香的小亭子立于水邊,優雅曼妙的美人靠既便于村民休憩,又美觀大方。村中公共廁所與垃圾桶眾多,有專屬保潔員分管衛生,促進了人居環境清靜,這也是清廉村居建設的成果之一。同時,村中還建設了用于公共文化活動的室外舞臺與室內場地,在提高物質生活水平的同時豐富人民精神生活。
開展反詐宣傳 服務廣大村民
7月6日晚,實踐隊在青石橋村灣塘自然灣的室內谷倉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普法宣傳活動。活動前,隊員們發放了有關鄉村振興的調研問卷。從村民們的積極反饋來看,幾乎所有村民都對家鄉的發展感到滿意與自豪。也許,這就是推進鄉村振興的初衷與動力。
基于村中內老年人眾多、手機普及率高的客觀情況,實踐隊以“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為主題開展普法活動,結合具體案例,通過背景介紹、電信詐騙特點、常見手段、反詐建議等具體模塊來詳細介紹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的相關知識。
實踐隊員們用通俗親和的語言與村民們溝通,將枯燥晦澀的法律知識生活化,力求讓每一名村民了解。同時,大家逐個引導村民們下載國家反詐中心APP并注冊,以實際行動幫助村民朋友們提高防詐騙法律意識,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以人才振興助力鄉村振興
7月7日上午,實踐隊最后一次來到青石橋村,有幸采訪了黃陂區委組織部駐青石橋村第一書記陳遠強同志。他向隊員們介紹了駐村工作的內容,交流對鄉村振興的思考,激勵青年人繼續參與到鄉村振興的實踐隊伍中來,在調研觀察中助力農村發展。
陳遠強表示,青石橋村還有許多值得考察的項目,例如光伏發電站,這也是切實促進村民富裕的產業,并且順應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青年人應該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可以與省、市、區人才部門聯系,駐村進行更長周期的實地考察,這樣的深入實踐更有意義。同時,鄉村振興相關的論題在不斷增多且亟待解決,青年人應該結合所思所學,提出自己的想法與方案,為鄉村振興發展貢獻力量。
至此,本次實踐活動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