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響應大學生“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2023年7月7日清晨,安徽工業大學冶金工程學院資源循環實踐團來到宿州市蕭縣酒店鎮,體驗當地特色田園風光以及古樸的鄉村文化。
實踐隊員第一站來到了梨香四溢的酒店鎮梨子種植園。這片梨園位于鄉村深處,占地數百畝,擁有多個品種的梨樹。碩大飽滿的梨子掛滿枝頭,蒼勁的梨樹,枝繁葉茂。據悉,每年的春季,當梨花綻放時,整個梨園都被一片潔白的海洋所包圍,景色宛如畫卷,美不勝收。

圖為實踐隊員展示采摘的水果(通訊員 田園)
長風一卷,百畝梨樹沙沙作響,梨香四溢。隊員們仔細觀察梨樹,尋找到長得健康、果實豐盈的梨樹。實踐隊員用專業的工具輕輕地摘下成熟的梨子,避免對梨樹和梨子造成傷害。隊員們在采摘過程中相互配合,互相幫助,保證采摘的效率和質量。在采摘過程中,實踐隊員們還和梨園工作人員進行了交流,向他們請教梨樹的種植和管理技巧,了解他們的經驗和見解。他們積極參與到梨園的生活中,與工作人員一起分享梨子的好處和鄉村的美麗。

圖為實踐隊員在專業人員指導下觀察梨樹(通訊員 施蕊蕊)
實踐隊員進入中國蕭縣農村進行實地考察時,被當地村民的小菜園中所種植的特色水果和蔬菜吸引。記者了解到,這里的村民家家戶戶都有小菜園,種植各種水果和蔬菜,使得豐收的農產品成為當地的一大特色。蕭縣的農產品不僅以價格親民而聞名,而且其獨特的味道更是讓人贊嘆不已。“蕭縣的水果蔬菜便宜,家家戶戶都有小菜園,而且味道特別好!” 王爺爺自豪地說。走進村民王爺爺的家里,他熱情地向實踐隊員介紹了他的小菜園。在王爺爺的小菜園中,實踐隊員們看到了各種水果蔬菜的繁茂景象。從色彩斑斕的西紅柿、黃瓜、辣椒,到香甜可口的柿子、桃子、葡萄,每一種作物都展現出濃郁的土地氣息和無與倫比的口感。

圖為村民爺爺給隊員介紹蔬菜種類(通訊員 邵美麗 )
據了解,蕭縣的村民們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和綠色農業的發展,他們用最傳統的種植方式,將自然生態保護意識貫穿到了生產的過程中。他們不使用化肥、農藥這些對環境和人體有害的物質,而是采用自然肥料來滋養土地,保證了農產品的質量和口感。這些小菜園不僅滿足了當地居民的需求,還有很大一部分出售到周邊城市,受到消費者的青睞。

圖為舊屋門口花樹(通訊員 施蕊蕊)
面對夏日的炎炎烈日,不妨一起來品嘗蕭縣特色涼皮。蕭縣特色涼皮以其獨特的制作工藝和口感贏得了眾多人的青睞。它的面皮韌勁十足,口感滑嫩,搭配上各種醬料和調料,味道鮮美。而且,它的配料多樣,可根據個人口味和喜好添加各種蔬菜、豆腐皮、肉絲等,口感更加豐富多樣。實踐隊員們圍坐在街邊小攤,一份美味的涼皮擺在面前,舌尖上品味到了面筋柔軟、口感清爽的涼皮,加上淋上的醬料、加料雞蛋和瘦肉,讓味蕾盡情地享受著這一道美食的美妙滋味。經歷了一天的鄉村旅行,爽口的涼皮為實踐隊員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圖為實踐隊員合影(通訊員 施蕊蕊)
傍晚時分,天邊的太陽正逐漸落下,一縷縷柔和的橙紅色晚霞,漫過天空,猶如一幅美麗的畫卷,讓人心醉神迷。“這里的空氣好清新啊!”一位隊員說道,“這里的生活真樸實,和城市完全不同,我從未體驗過這樣的工作,真的很有意義!”據了解,這位隊員在城市里長大,從未來過鄉村,另一位來自鄉村的隊員當即發出邀請。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團隊隊員圓滿地結束了宿州市蕭縣之旅。
通過這次考察,團隊探訪梨樹種植區和農家田園,并品嘗了當地特色美食。實踐隊員不僅品嘗到了蕭縣特色農產品的獨特之處,也領略了淳樸的民風民情。深入地了解農業和環境的關系,也讓團隊隊員更加重視了傳統耕種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