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歷史之厚重,燃起愛國之火
為了學習紅色文化,賡續紅色血脈,進一步加強愛國主義教育,蘇州大學應用技術學院感“蟹”有你實踐團成員于2023年7月9日上午參觀了洋澄縣人民政府舊址。洋溝溇和張家浜戰役是發生在中國抗日戰爭期間的重要戰役,它們在歷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這次參觀洋澄縣人民政府舊址,讓我更深刻地了解了這段歷史。在這個歷史遺址中,我感受到了那個艱難時期人民堅定的意志和英勇的斗志。
洋溝溇和張家浜戰役發生在1940年,當時,日軍已經占領了大片中國領土,中國人民生活在敵后艱難的環境中。而洋溝溇和張家浜地區,正是中國軍隊和日軍展開激烈戰斗的地方。這兩次戰役是中國軍隊堅決抵抗日軍入侵的表現,也是中國人民力量的集中體現。
參觀舊址的過程中,我看到了許多壯烈犧牲的革命烈士的故事和簡介,他們是洋溝溇和張家浜戰役中英勇犧牲的戰士們。我看到了他們年輕而堅毅的表情,他們以生命捍衛家園,用鮮血書寫了抗日戰爭的輝煌篇章。一幅幅戰斗場景的照片讓人回想起那些年英勇的抗戰士兵,我不禁對這些英烈們無盡的崇敬之情涌上心頭。
參觀舊址,我還了解到了一些戰斗的詳細經過。中國軍隊面對敵軍的強大火力和規模,進行了頑強的抵抗。他們用兇狠戰斗和頑強的毅力,迎接著日軍的沖擊。在面對敵人的無情屠殺時,中國軍隊始終堅守陣地,奮力作戰,為保衛國家和民族利益付出了巨大的犧牲。
洋澄縣人民政府舊址不僅記錄了洋溝溇和張家浜戰役的歷史,還展示了中國軍民在戰斗中展現出的團結和奮斗精神。那個時代的人們能夠以團結一心、頑強抗擊日本侵略者,是因為他們有著強大的信念和深厚的愛國情懷。他們都是普通人,但在面臨國家危機時,他們不顧個人的安危,毅然決然地投入到保衛國家的戰斗中去。
這次參觀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讓我更加明白了那段歷史的艱難和偉大。通過了解洋溝溇和張家浜役,我深受感動,也對那個時代的人們充滿敬意。他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換來了今天的和平,他們用無私的奉獻,鑄就了偉大的勝利。
通過了解這兩場戰役,我也對戰爭的意義和人們的抗戰精神有了更深層次的思考。戰爭是一場殘酷的事實,它帶來了巨大的破壞和傷害。然而,戰爭也能激發人們的團結和勇氣,挑戰人類的智慧和意志。在抗日戰爭中,中國人民以不屈不撓的精神和頑強的意志與日本侵略者進行了長時間的斗爭,最終取得了偉大的勝利。他們的勇氣和堅定對我來說是一種精神力量的象征,也是我應當學習和崇拜的榜樣。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希望再次發生戰爭,但理解戰爭的歷史、戰役和戰敗史對于我們理解世界的運行、和平與發展也很重要。戰爭使人們得以深刻認識到和平的珍貴和寶貴,更重要的是,從戰爭的經驗教訓中,我們要明白相互謙和友善的重要性,推崇和平、促進和平,在和平的大環境下去建設國家和家園。
無論是洋溝溇還是張家浜戰役,它們都是我們應當了解和研究的重要戰役,它們記錄了中國人民的抗戰歷史,也給我們帶來了深刻的啟示。通過對這些戰役的了解,我們能夠更好地認識自己的國家歷史與發展,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珍惜和平,為建設美好的未來而努力。
從這次參觀中,我認識到了一個國家的強大不僅來自于武器裝備的先進和軍隊的精良,更來自于國民整體的團結和斗志。每一個普通人都能夠將自己的力量融入到偉大的事業中,都能夠成為民族復興的力量。
回想起這次參觀洋澄縣人民政府舊址,我對那個時代的人們心生敬意。他們以英勇和堅的斗志,為我們留下了和平安寧的今天。我堅定地相信,只要我們始終堅持抗戰精神,團結奮斗,我們的國家一定會繼續強大,我們的民族一定會實現偉大復興。(通訊員 談晟軒)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 尋味在芷江,侗見食文化
- 中南大學“尋味芷江”暑期社會實踐團于湖南省懷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區開展有關探索地方飲食文化的暑期實踐活動
- 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