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帥 圖/朱春艷、朱秀群
為進一步弘揚長征精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7月14日,重慶交通大學“星火筑夢”三下鄉社會實踐隊前往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太平古鎮對革命先烈后輩、現太平長征四渡赤水故事講解者—胡敬華老爺爺進行了采訪。

“星火筑夢”實踐隊來到四渡赤水干部學院,胡敬華老爺爺開展了散落的紅星訪談教學,滿頭白發的胡敬華老爺爺以自己父輩胡道財、曾經救助紅軍的太平鎮船夫的后代趙顯德、為尋親感恩的江西老表江東平為線索,通過三代人的回憶講述著長征故事,胡敬華老爺爺動情唱起赤水河船工號子,深如洪鐘。


胡敬華老爺爺講到,我的父親胡道財是一名祖籍江西的紅軍,赤水之戰中在古藺身負重傷,帶著紅軍后勤部留給他的三枚銀元在太平鎮停駐,繼續從事著革命
活動,并在1951-1953年任太平街長,后因腿傷加重于1953年與世長辭,臨終前他囑咐我,“一定要為太平謀福,追隨紅軍的步伐,為老百姓多做點實實在在的好事。”我從小便能吃苦,12歲開始背煤炭,16歲在船上當起了炊事員,18歲便做了纖夫,日復一日的船工號子聲在赤水河畔回蕩,F如今人力拉纖的時代早已告別,取而代之的是一艘艘商業貨船,上個世紀赤水河上特有的號子聲也漸行漸遠。實踐隊成員李文睿表示,通過胡敬華老爺爺的深動講解我們重走了四渡赤水長征路,親身感悟了紅色精神的感染力,這是革命精神的傳承,更是紅色文化魅力的映射。


隨后,實踐隊成員隨同胡敬華老爺爺來到了住宅,聽老爺爺講解父輩長征的故事,與胡敬華老爺爺進行更深入地學習交流。今年77歲的胡敬華老爺爺被大家親切地稱為“胡街長”,采訪的伊始,胡街長從他的包中小心翼翼地拿出一枚“壹圓”大板和一塊刻有“光榮烈屬”的搪瓷牌,說起了他和紅軍的故事。胡敬華老爺爺說到:“我是196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當時的動機都是很單純的,想更多的是為人民謀幸福。我對你們年輕人的寄語厚望就是要好好學習,聽黨話,跟黨走,感黨恩,成為國家棟梁之才,為維護國家安全做保障,將來不管你們在什么崗位,都不要忘記紅軍不拿人民一針一線、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的精神,要盡自己最大力量傳播紅色文化。”團隊成員程文表示,“傳承紅軍精神,講紅軍故事”正是胡敬華老爺爺開展義務講解的初心使命,在現場與老爺爺交流訪談更能加深我對紅軍精神的領悟,詮釋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如今,77歲高齡的胡敬華老爺爺宣講紅色故事的身影仍出現在四渡赤水干部學院、自家院子和太平古鎮的各個角落。通過此次采訪胡敬華老爺爺,實踐隊成員都紛紛表示,我愿意一直把紅軍故事講下去,把四渡赤水船工號子繼續唱下去,將紅軍精神永遠銘記在更多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