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強化學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發展。有調查顯示,我國兒童孤獨癥患病率為7‰并且呈現逐年增長態勢,中國約有近300萬孤獨癥譜系障礙兒童,兒童康復教育行業發展任重而道遠。為學習、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積累實踐經驗,提高自身運用理論知識的水平,2023年7月11日起,曲阜師范大學沐浴心靈實踐團成員來到山東省濟寧市鄒城人民醫院兒童康復中心開展實踐活動,親身體會孤獨癥兒童康教工作的開展。
在過去的十幾年里,我對于孤獨癥兒童以及他們的康復教育是模糊的。我印象中的孤獨癥兒童是自我封閉的,但是在這里,我見識到了更多類型的孤獨癥兒童,他們有的好動,有的機敏,還有的調皮,他們并不全都是抵觸交流的,甚至有些時候他們像是正常孩子。看著這一張張稚嫩的臉龐,我實在是無法將他們與孤獨癥一詞聯系起來,但投入實踐之后,我才逐漸意識到了他們的“孤獨”所在,我們跟隨康教老師一同探索,盡力消除他們樹立起的孤獨壁壘,為這群墜落人間的天使安上翅膀。
我們實踐隊員主要跟隨康復老師開展個訓課和集體課兩種類型的課程。我們首先進行了一至兩節的觀摩,在觀摩過程中,我覺得給小孩子們上這種課是易如反掌的,但是古人有言,“學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實。”理論終究是比不上實踐的,在我們自己真正參與進課堂時,一切都悄然發生了變化。
在進行個別訓練時,有個叫靈靈(化名)的小女孩,她雖然是一名孤獨癥兒童,但是她有著正常的語言表達和理解的能力。在觀摩康教老師授課時,我總是感覺老師對于靈靈過于嚴厲,但當我獨立給靈靈上課時,我才理解了康教老師的辛苦。在短短的三十分鐘的課程中,靈靈會出神數十次,僅僅是一個數手指頭的任務,靈靈在上次課學會了的情況下仍會出錯……這種種不認真的行為都讓我感到生氣和惱火,但又無可奈何。終于到了下課時間,我解脫似地告訴靈靈可以去找媽媽了,這時,這個如水蜜桃般的小姑娘甜甜地跟我說了再見,并擁抱了我和另一名實踐隊員,我的心瞬間被融化,感覺課上的煩惱都煙消云散了。
只要用心去感受,其實很容易就能發現這群孩子的可愛之處。在感覺統合訓練課上,小朋友們努力跟隨老師的指令做操的模樣像極了在我心尖上起舞的小天使,滋潤著我的心靈,吸引著我與他們共舞。我們一起蹦蹦跳跳,一起抬腿一起蹲下,一起踮起腳尖去觸碰運動的美好。這節課上,小朋友們都十分熱情,在完成課前熱身動作后他們就立即飛向器材桌,幫助老師分發教具。這時,如果我們對他們說你真棒,他們便會高興地手舞足蹈,有時還會羞澀地跑開,像小泥鰍一樣,四散到教室的各個角落,我們被他們的童真所感染,干脆也配合他們玩了起來,整個教室充滿了我們和孩子們的歡聲笑語,這一刻,他們就只是好玩、好動的孩子們,而不是孤獨癥兒童。臨近下課時,突然有個孩子朝我張開雙手,我當時不敢置信地看向他的奶奶,直到得到了奶奶的肯定,我才蹲下身來抱住了他。這個孩子與我頗有淵源,我代替他的奶奶陪他上感統課,一開始這個孩子是比較排斥我的,沒想到現在他居然主動給了我一個擁抱,我用我的真心換到了孩子的真心,這擁抱是孩子回饋給我最好的禮物。
在兒童康復中心這個庭院中,孩子們是花,而我們是園丁。他們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花盆,這代表著千千萬萬種可能性。每一個花盆里會開出什么樣的花都是未知的,沒有人規定模板,也沒有人設定終點,花最終開出來的樣子就是最好的樣子。我相信,只要我們心中有愛,世界各地的黑暗都能被打破,那些被我們用愛澆灌長大的花也一定會開出他們最好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