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學生網岳陽2023年7月17日電(通訊員 陳寧)科技創新要從娃娃抓起。為了引導鄉村青少年學習理解偉大科學家精神,增強對科技研發過程的了解,培養科創精神,塑造科創報國的宏偉志向。2023年7月17日,湖南工商大學慧湘村科創教育實踐團在岳陽市平江縣加義鎮余麗華學校舉行了“揚科技之帆,擔祖國之任”為主題的科學家精神講座。
(圖為科學家精神講座結束后合照 提供者:慧湘村團隊)
本次科學家精神講座以錢學森、袁隆平等對我國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的科學家事跡展開。隨后,慧湘村志愿者陳瑩以港珠澳大橋總工程師林鳴克服重重困難攻克各種技術難題,最終打造出了世界大橋之最——港珠澳大橋的故事向夏令營全體營員講述了科學家們堅忍不拔、勇于創新的偉大精神,希望同學們能夠以科學家精神為依托,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更加努力,活出自己的人生價值。

(圖為陳瑩同學介紹工程師林鳴事跡 提供者:慧湘村團隊)
“同學們,你們認為科學家們為什么能夠成功呢?”這是在完成盾構機技術攻堅案例的分享后,慧湘村志愿者鄭欽文詢問小朋友們的問題,她以盾構機為主要案例,向鄉村青少年們分享了在艱難年代,我國在科技上被別國“卡脖子”,遭受了極大的損失,從而不得不尋求突破的故事。借故事向同學們傳達了在技術攻堅過程中所涌現出的許多舍身報國、一心為公的偉大科學家事跡,用深入人心的事跡來體現科學家精神。

(圖為鄭欽文同學講述盾構機技術攻堅的故事 提供者:慧湘村團隊)
通過此次講座,同學們深入了解了老一輩科學家們以身許國的感人故事,幫助同學們樹立了追求卓越、科創報國的不凡志向。課上同學們也為科學家們的事跡而動容,紛紛表示要以科學家們為榜樣,將科學家精神作為引領自己前進的風向標,不斷求索創新,為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此外,本次科學家精神講座還設置了互動問答的環節,通過與實踐團成員之間的問答,使鄉村青少年們更深刻地理解科學家精神。

(圖為科學家精神講座中互動問答,孩子們積極舉手 提供者:慧湘村團隊)
參與講座的唐宇涵同學在講座后的采訪中表示:“我一定會努力學習,等我長大了,也要成為一名科學家,去研究很多很多厲害的科技!”童稚的語言中滿是對偉大科學家精神的仰慕和向往。慧湘村科創教育實踐團舉辦科學家精神講座旨在用令人動容的具體科學家事跡來表現抽象的科學家精神,從而在鄉村青少年心中點燃科技創新的精神圣火,并在此基礎上深入闡述了在當今“科技強國”的戰略背景下,科學家精神起到的引領作用,鼓勵青少年們追尋老一輩科學家的腳步,以科創精神提升自己,報效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