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赤誠,熱愛摯烈,向日葵不懼驕陽,開得張揚而又熱烈。2023年7月9日,合肥工業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笛夢支教團來到亳州市利辛縣劉染小學開展支教活動,為利辛縣教育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青蔥六月,合工大校領導蒞臨利辛縣實地考察,詳細了解合工大十年來定點幫扶成果;向陽七月,合工大學子奔赴劉染小學支教授課,帶給孩子們更多的希望和機會。劉染小學位于亳州市利辛縣城北學區,這是一個教育資源相對落后的地區。教室氣溫較高,孩子們面臨著艱苦的學習環境。在這艱苦的環境中,支教團通過一系列富有創意的活動,讓孩子們忘卻了困難,展現出積極的學習態度和熱情。
上午,隊長張喜毓帶領支教團的成員與小朋友們互相了解認識,詳細介紹了支教團的課程內容,揭開支教活動的序幕,濃厚的學習積極性在空中彌漫。孩子們在講臺下就好像一株株向日葵,對課程充滿好奇,對知識充滿渴望,他們的腦袋隨著授課在黑板和課本之間不斷切換,就像黑洞一樣汲取著知識。
【種下希望,見證成長】
原本與烈日炎炎格格不入的低沉氛圍,因為成員賀省華帶領小朋友們進行你畫我猜、你是我的眼、幾人幾抱、拍照挑戰等游戲,歡聲笑語逐漸在教室中傳播開來,猶如湖面中投入一顆石子,泛起層層漣漪。小朋友歡樂的笑聲,不僅響徹在劉染小學的上空,更回蕩在每位支教團成員的心中,那顆熾熱的心,久久難以平復。
破冰活動結束之際,團隊與小朋友們一起播下花草種子,這不僅是一次動手課堂,更是種下希望的種子。種子破土而出之時,是支教種子在團隊心中發芽生根之刻,更是劉染小學學生人生之樹散發枝丫之刻。支教是一場雙向奔赴的愛,或許在短短半個月的時間內,我們不能讓這里的孩子們有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在這十幾天的時間里,灑下希望的種子,不期許它一夜之間便能長成參天大樹,但總有一天,它會生根發芽、生機勃勃、頑強向上。正如他們在潛移默化中改變團隊成員那樣,團隊也希望在他們未來的人生改變中留下自己的影子。
【課業輔導,跨越時空】
下午三點半,放眼望去,小朋友們正在埋頭急書暑假作業,支教團成員模仿著兒時老師的模樣,為同學們解決疑難問題。那一瞬間,仿佛兩道身影跨越時間和空間的距離碰撞在一起,剎那間,眼前仿佛就不是現在的孩子們,而是小學時候和藹可親的老師。
隊員學著老師的樣子,在39℃的高溫下,雖然沒有空調,只有悠悠打轉的風扇,仍然堅守那一方小小的花園。雖然每講一節課都汗如雨下,但望著同學們求知若渴的眼神,心中那顆支教之樹,仿若雨后甘霖一般向下扎根。
【游歷祖國,手繪心聲】
結合小學生愛玩好動的天性,美術與文字相結合一定比純口頭的教育更有效,更能激發學生們的興趣,同時也更能讓知識深入小朋友的內心,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在隊員萬事如意的帶領下,孩子們領略了祖國大好河山的風采,積極踴躍地介紹著家鄉特色,憧憬著外面的美好世界。“小小神筆馬良,雄雞躍然紙上”,筆繪心聲,小朋友們用彩筆一筆筆地勾勒出夢想中的家鄉,相信那一張張生動鮮活的圖畫,在未來的某一天會成為現實。
此刻言盡于此,未來不止于此,青春不停步,也不停進步! 作為支教的大學生,團隊磕磕絆絆的尋找著正確的方法和道路,學會適應環境,學會獨立自主,學會以老師的身份來管束學生、傳授知識、播撒希望。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團隊成員表示:“我們是老師,更是學生,劉染小學的同學們在細水無聲處教會了我們許多,讓我們變成了更好的自己。”隊員期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孩子們學到更多,希望能在他們的成長路上起到助力。在這場雙向奔赴的支教中,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在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支教是一場雙向奔赴的愛。

(圖一)賀省華帶領孩子們做游戲
(圖二)團隊成員為同學答疑解惑
(圖三)趣味地理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