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知綠色農業產業鏈,尋求農業騰飛新道路
中國青年網衡陽7月2日電(通訊員 鄧慧玲)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綠色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自全面落實綠色農業發展理念以來,我國的綠色農業有了較為顯著的發展,發展綠色農產品從選擇肥料到農產品種植生產以及農產品的銷售都形成了 一個較為完善的產業鏈。為更好探尋綠色農業產業發展,6月24日,由曲阜師范大學經濟學院的十二名本科生同學組成的三下鄉益農長青調研隊奔赴山東省臨沂市的蘭陵農業示范區開展了為期一天的社會實踐活動。十年磨一劍地處山東省蘭陵縣城鄉結合部的代村在建設美麗鄉村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路子上已經歷經十年之久的探索。堅持走集體經濟和農業產業化道路的經濟建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先鋒,帶頭作用的政治建設,農耕文化,尊老愛幼,互幫、互助風貌的文化建設,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以及農業主題公園保護當地環境的生態文明建設都為其他地區的美麗鄉村建設和鄉村旅游發展提供了有益經驗,更為綠色農業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提供了成功借鑒。尋訪蘭陵園,探知農業事
6月24日,實踐隊乘車抵達臨沂市蘭陵縣代村,步行前往蘭陵國家農業示范基地。在園區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實踐隊員兵分兩路,分別從園區的南、北兩個入口開展實踐活動。進入園區,引入眼簾的是一整片蔬果秧苗的培育地,對秧苗澆水時采用噴灌滴灌相結合的方式,既不造成水資源浪費,又能保障秧苗的需水量。園區內的智能農業大棚數量眾多,經工作人員介紹,園區內大棚采用了一系列先進的基礎設施,如實時溫度監測以及溫度自動調控系統。全園采用噴灌滴灌相結合的模式,對園區內農產品進行灌溉。工作人員通過控制系統,全面掌握大棚內的環境變化,并能根據大棚內所種植的農產品進行調控,保障有機蔬果的品質。在火龍果種植基地中,工作人員向我們介紹了棚內火龍果的種植以及火龍果秧苗的培養,基地集果品銷售與幼苗出售為一體,保質保量,做到兩頭抓。圖為調研隊員參觀火龍果種植基地。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東野夢桐 攝問訪園中農戶,求取成功之道經了解,蘭陵國家農業示范區以施用有機肥料為主,輔之以農藥化肥。包括施用小麥、玉米肥料以及大蒜肥。據園內工作人員介紹,使用化肥,雖然可以快速獲得高產,但長期使用可造成土壤板結是有機生產所不允許的。有機肥不僅可以為農作物直接提供養分,而且可以活化土壤中的潛在養分,增強微生物活性,促進物質轉化。施用有機肥料,還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質,提高土壤肥力防治土壤污染,這是化肥所不具備的。園區中采用的兩種肥料一同使用的方法,不僅可以提高肥效增加作物營養,更可以減少化學肥料中的一些可能的不良副作用。不僅如此,臨沂市已率先完成腐植酸肥料試點落地,不僅有助于當地提升農業產業質量,而且對于助推保障生態安全起到了積極的示范作用。作為“山東南菜園”,蘭陵的蔬菜種植面積超過120萬畝,年產量500萬噸是全國重要的蔬菜生產、疏通集散地。蔬菜產業是60%蘭陵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網商銀行依托龐大的數字技術“大山雀”衛星遙感技術,做到識別蔬菜大棚,分析大棚的外形覆膜等特征,判斷出暖棚還是冷棚。人工智能算清資產價值,從而給農戶以更合理更精確更高額度的貸款授信。通過與政府產業數據進行交叉驗證,準確度在90%以上。不僅為蘭陵菜農提供更加方便快捷實惠的融資服務,也能為更多的縣區提供優質服務。人才興,則產業興。2018年蘭陵縣創新提出“四雁工程”實施了加強村黨組織隊伍建設的“頭雁工程”,吸引在外人士回鄉創業的“歸雁工程”,培養“土專家”“ 田秀才”等實用人才的“鴻雁工程”和發展新型經營主體的“雁陣工程”。蘭陵通過實施試驗工程,大力培育全縣新型農業經營主體7200余家,為大力推動金融助推鄉村振興提供著力點,中國惠普金融研究學院副院長莫秀根表示:“蘭陵模式”借數字發展之能,助產業發展之勢,是蘭陵金改示范區的樣本,值得被更多蔬菜產業縣學習借鑒。
時間:2023-07-09 作者:曲阜師范大學 鄧慧嶺 來源:通過社會實踐調研 關注:
- 助推農業綠色革命,升騰經濟發展華章
- 黨的十九大指出,要深刻理解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革命性意義,著眼鄉村振興戰略,大力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全面貫徹
- 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