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放馬坪小巷,感悟紅色精神
從古至今,我們中國人都有著悠久而又光榮的中華民族精神。在五千多年的歷史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為發揚紅色精神,傳承革命文化,展現當代青年風采,湖北汽車工業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團隊“探憶·裕農”團隊于2023年6月30日來到十堰市放馬坪,聽老兵的抗戰故事,學習傳承戰士們的紅色革命精神。
游紅色小巷,感紅色氛圍
經過30分鐘的車程,我們來到放馬坪,在當地村民的指引下,我們踏進了放馬坪小巷。一面極具年代感的文化墻吸引了我們的目光。我們感受到了濃濃的紅色氛圍,這面文化墻向我們訴說了放馬坪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一百多年的巨變史。經過了解,放馬坪在新中國成立之前只是一座貧瘠的小山莊,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是百姓們安居樂業,生活富足。再次將目光投入那一面面文化墻,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個年代基層干部躬耕鄉土,志在富民的紅色精神,正是這些在鄉村振興中涌現出的紅色精神,讓廣大干部紛紛無私投入到基層一線的工作中去,努力改善人民生活,讓原本落后貧瘠的鄉村逐漸煥發新的生機活力。一條由文化墻圍城的小巷,無不展現了新中國成立后共產黨員帶領百姓們奔現富裕之路的決心和奮斗精神。
觀老兵之家,體悟紅色精神
在游覽小巷的途中,我們有幸遇到了一位老黨員,他帶領我們參觀了老兵之家。在老兵之家中陳列的是當地參與過戰爭的老兵所捐贈的徽章,老兵們使用過的老物件自己老兵們使用過的武器模型?粗@些老物件,我的內心早已無法平復。我深深感受到老革命戰士的偉大,紅色精神的偉大。如果不是老兵們的不畏生死,哪有我們如今的富足安康。是他們,面對強敵,不畏生死頑強拼搏;是他們,身臨險境,以血肉之軀筑起精神長城。他們用不畏艱難的鋼鐵意志和不懼生死的英勇獻身換來了我們的家國無恙。
聽老兵故事,學紅色精神
我們還采訪了這位帶我們游覽的老黨員,聽他給我們講述當地老兵的故事。他繪聲繪色的向我們描述了當地老兵們是如何不顧自身生命,在戰場上與敵人作戰,立下戰功,以及戰爭結束后這些老革命戰士又是如何帶領鄉村擺脫貧困,走向富裕之路。聽著老先生的講述,我們都深深感受到紅色精神的偉大,它不僅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和平的生活環境,更為我們開辟了一條富裕之路。我不禁想到,這些人很平凡,都跟我們一樣是普通人,他們也有親朋好友,有自己快樂的生活,為什么他們卻能這樣無私的奉獻?是因為他們有精神,有重大的革命精神,這樣的革命精神就已經隨著這些有激情的革命人士傳播到每個中國人的心底生根發芽最終長成參天大樹開花結果,開出了一朵朵象征著團結、奮斗、自強不息、不畏艱難困苦的花。
這次實踐活動結束,我們整個團隊隊員紛紛表示要傳承發揚我們的紅色精神。紅色精神有很多種形式,是高尚的信仰,是實際的行動,是堅定的信念,是心中不滅的明燈。作為當代新青年,我們或許做不了太多,我們沒有革命先烈“頭可斷血可流”的大義凜然,但我們可以發揚不怕吃苦,不怕辛勞,有理想信念,有奮斗目標的上進精神,傳承中華民族優良的紅色基因,爭做新中國優秀的時代新人。(通訊員 張忠玉)
時間:2023-07-09 作者:張忠玉 來源:十堰市放馬坪 關注:
- 助推農業綠色革命,升騰經濟發展華章
- 黨的十九大指出,要深刻理解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革命性意義,著眼鄉村振興戰略,大力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全面貫徹
- 07-09
- 聚焦綠色生產模式,農業助力鄉村振興
- 化肥作為農業重要生產資料,被稱為“糧食的糧食”,施用一定量的化肥,對農業豐產增收具有顯著作用。但當前我國化肥使用量已達到世界三
- 07-09
- 探訪農業公園,實踐得出真知
- 化肥作為農業重要生產資料,被稱為“糧食的糧食”,施用一定量的化肥,對農業豐產增收具有顯著作用。近年來,因大力推進測土配方施肥,
- 07-09
- 推動綠色農業發展 助力鄉村經濟騰飛
- 國家秉持十四五戰略規劃部署,堅持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地與實施,堅決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重中之重,全面實施和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發
- 07-09
- 構建綠色全產業鏈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我國經濟持續高效發展,綜合國力不斷增強,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與貫徹使得“三農”問題成為發展的重中之重,推進綠
- 07-09
- 探尋嘉茗春夏秋,一葉初芯敬匠人
- 為深入調研永嘉烏牛早夏秋茶開發現狀,精準定位影響夏秋茶產業發展的桎梏問題,7月6日,溫州科技職業學院經貿管理學院“嘉里尋茗”暑期
- 07-09
- 踐行綠色農業,助力經濟發展
- 自從全面踐行綠色農業發展理念以來,堅持綠色發展的理念深入人心。我國綠色農業產業也實現了較大規模的發展和轉變,新建了許多有機農業
- 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