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師范大學學子暑假社會實踐:凝聚紅色力量,賡續紅色血脈
經過與指導老師的討論,紅色基因紀念館調研隊于7月7號上午前往八路軍桂林辦事處紀念館。并在前期預約工作的圓滿完成下,調研小隊成功進入紀念館,開始正式調研工作。
調研團隊首先跟隨紀念館講解員,在講解員帶領下,對紀念館各個展廳有了大致的了解。在講解員結束工作后,調研小隊又再次將紀念館參觀一次,旨在發現紀念館內數字化運行情況以及待改進的方面。第二次參觀結束后,調研小隊稍作休息,便開始了下午的工作。
圖為團隊成員參觀八路軍桂林辦事處紀念館藏品。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張志杰 攝
下午,調研小隊先內部分享了成員所發現的紀念館內所發現的數字化運行情況,并提出一些改善方法,并對參觀中的材料進行了簡易整理。隨后帶著關于八路軍桂林辦事處紀念館數字化發展的一些問題開始采訪。
圖為團隊成員采訪八路軍桂林辦事處紀念館游客。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張志杰 攝
在采訪過程中,我們遇到了在紀念館內擔任志愿者的同學,他們來自于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數學專業。在對其進行相關問題采訪時,他們認為紀念館內數字化使用方面較少,并且一些為數不多的數字化顯示屏,數字化展臺也并未打開使用,屬于一個關閉狀態。但是由于紀念館性質的特殊性,所以數字化發展比較薄弱,基于數字化時代發展,紀念館也應該配備相應的數字化展臺來更好的向大家展示。
圖為團隊成員采訪八路軍桂林辦事處紀念館館內志愿者。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張志杰 攝
傍晚,大家在結束晚飯后便開始了今天的復盤整理。隊長指出了今天調研過程中成員的一些優點與不足,一起討論并確定了第二天的工作安排。
圖為團隊成員在八路軍桂林辦事處合影留念。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張志杰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