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這個暑假讓我體驗到別樣的、熱烈的農業生活,為響應國家發展綠色農業的號召,踐行當代大學生社會責任,助力鄉村農業發展。自6月24日,我們曲阜師范大學益農長青調研隊深入臨沂市蘭陵智慧農業示范園,開啟為期兩周的三下鄉實踐活動,探究綠色蔬菜產業園全產業鏈發展模式。
實踐是切實感悟農業發展的有力方式,本次實踐通過田野調研模式,深入農戶家中,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與農戶訪談,這并非一帆風順,6、7月正值高溫天氣,尤其是實地走訪這段時間,奔波于一片片農田農村之中,炎熱的酷暑向我們席卷而來,每個人都是汗流浹背的“落湯雞”,但我們并沒有放棄,堅定團隊目標,用自己的雙腿走出了青春的模樣,走出了大學生的風采。
圖為實踐隊員與農戶訪談調研。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邱明霞 攝
我們從一個個農戶家庭的深度訪談中,得知絕大多數農戶不再像傳統農業一樣,坐等靠天吃飯,而是引用先進智慧大棚等設施,與當地龍頭企業達成合作。我們感受到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以及相比于過去的封閉的農村,現如今農業生產技術已更迭萬千。當隊員們看到幾百個大棚鱗次櫛比,綠色蔬菜呈現一派盎然生機時,我們深切感受到逐步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專業化、綠色化的現代農業生產方式,以及龍頭企業與蔬菜合作社帶動農戶實現的合作共贏。
圖為實踐隊員參觀智慧大棚。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曹夢穎 攝
實踐出真知,實踐長真才。我們作為新時代大學生,必須要深入實踐,走出大學這個象牙塔,在實踐中磨練自己,增長才干,成為可堪重任的棟梁之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對這個短暫而又充實的實踐活動,我始終認為是大學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三下鄉是一段路,時而坎坷,時而收獲沿途風景,雖然困難重重,但成長與收獲讓人更向往與堅定。
作為此次實踐活動的隊長,肩負的不僅是團隊的遠大目標,更多的是一種責任。從實踐地點的選定到實踐活動的圓滿落幕,收獲頗豐,這絕非大學課本中理論所能學到的實踐經驗。無數次的溝通,無數次的磨練,無數次地放下又拿起,磨練著我的組織以及溝通表達能力,無不代表著一個大學生的成長。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就是鼓勵我們將書本上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本次三下鄉實踐活動是一個很好的鍛煉機會。我很榮幸,有這樣一個機會,帶領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在鄉村間展開我們多彩的大學生下鄉之旅。走進農村,深入農田,調研我們飯桌上的綠色有機蔬菜是如何在現代技術更迭發展中一步步進入我們的視野。兩周的實踐活動,苦中帶甜,如同一盞濃厚醇香的茶,初嘗苦澀,回味無窮,留有余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