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調研隊來到蘭陵國家農業公園,工作人員介紹,蘭陵縣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以蘭陵國家農業公園為主體,既是省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農業科技園、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示范基地,也是一個集現代農業示范展示、科技成果展示、花卉苗木展示、農耕文化展示、農耕采摘體驗等多功能一體的現代農業科技園區。蘭陵省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根據建設總體規劃,制定具體實施方案,落實相關要求。要堅持創新發展,不斷加強體制機制改革創新,開展先行先試,推進區域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農業高質量發展,打造農業科技創新、技術示范、成果轉化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先行區及宜居、宜業、宜游的齊魯鄉村振興樣板區。未來,還將積極構建集生產、加工、銷售、服務、示范、培訓和休閑為一體的區域現代農業產業體系,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三產融合互惠,大力發展優質蔬菜生產、農產品加工、商貿物流、休閑農業四大主導產業,打造現代農業產業集群,努力將園區建設成為特色鮮明、創新驅動顯著、產業優勢突出、三產融合、發展模式先進、示范作用強的省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聆聽員工解說,學習肥料知識來到田園,調研隊關于公園內肥料的使用向工作人員詢問,調研隊了解到,目前園內和附近農田使用的都是有機肥料和生物肥料,化肥已經很少使用。因為化肥會引起土壤酸堿度變化,長期大量施用化肥,會造成土壤貧瘠化,肥力下降,影響作物的生長。而用地不養地,會造成土壤有機質下降,破壞土壤肥力結構。化肥中的有害物質還會對土壤產生污染,造成土壤污染。長期大量使用化肥,作物的抗病抗逆能力會顯著下降,還會引起作物徒長,容易倒伏,嚴重影響作物產量。而有機肥料不同,有機肥可以提高土壤的培肥地力作用,有機肥料中的有機質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可以發揮良好的肥力協調供應能力,土壤會變得疏松、肥沃。有機肥還可以提高土壤質量,改善土壤組成,減少養分流失,提高化肥利用率。有機肥中的有益微生物還能抑制有害病菌的繁殖,這樣就可以做到少打藥,如果連續多年施用,可以有效抑制土壤有害生物,省工、省錢、無污染。有機肥含有維生素、抗生素等,能提供農作物所需全面營養,保護農作物根莖,增強農作物抗性,減輕或防止病害發生,提高農作物產量。有機肥料中各種營養元素比較完全,而且這些物質完全是無毒、無害、無污染的自然物質,提高食品的安全性、綠色性。
圖為調研隊在討論土地肥料使用情況。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邱明霞 攝
深入調研基地,體驗農業科技調研隊參觀了農業科技館和“華夏菜園”,通過向工作人員詢問,調研隊了解到,農業科技館是由蘭陵國家農業公園青年創業創新團隊自行設計建造的,該館是由三個智能溫室構成,1號溫室為立體管道式“水培”;2號溫室為立體槽式“基質栽培”;3號溫室是“蘭花夢工場”。三個溫室成“品”字形排列,互聯互通,渾然一體,占地面積 7360平米,總投資2700萬元。該館是一處運用了“農業4.0生態系統”標準建造的現代化智能溫室,在原有智能化溫室標準要求的基礎上,突出了光伏補光、智能水肥一體化、生物物理病蟲害防控防治、物聯網平臺智能調控等四項新技術。“農業4.0生態系統”是以土壤改良、零農殘等技術為基礎,以CPS、NFC等互聯網應用系統為技術手段,綜合相關的銷售平臺、物流平臺、p2p金融平臺,從實踐出發開展農業的第四次時代變革。“華夏菜園”總面積為1.2萬平方米,共分為四個展廳,例如物聯網技術展示平臺,物聯網技術,就是通過利用無線網絡,使用傳輸系統,監控棚內溫室、濕度、二氧化碳濃度等,進行控制澆水、施肥、降溫等系統操作,來達到科學管理蔬菜生產的目的,主要體現智能化生產,使用較少的勞動量,提高生產效率,是現代農業生產的典范,是未來農業發展的趨勢。
圖為調研隊在參觀學習農業科技園的種植技術。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曹夢穎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