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金陵,
一座古老而悠久的歷史文化名城,
關于這座城市的記憶,你知道多少?你知道曾經的老南京是怎樣的嗎?
今天,就請你跟隨我們的腳步,來到南京方志館,開啟南京的城市記憶。
南京方志館介紹
“國有史,地有志,家有譜。”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典籍里的中國》為國家方志館打call,方志館這一集收藏、研究以及開發利用地方志資源,展示地情的場所引發了一波關注。數字化升級改造后的“方志南京”展陳館,以南京建城以來的歷史發展為脈絡,展示發生在這塊土地上的建置沿革、重大事件以及文化成就。升級后南京市方志館以數字媒體的形式,實現屏幕終端與觀眾指尖的互動。
南京市方志館是南京市“十二五”規劃的重要文化惠民工程,2015年4月開館以來,較好地發揮了“存史、育人、資政”作用。2021年,南京市方志館數字化升級改造項目,被列入“南京市‘十四五’地方志事業發展規劃”重點工作。升級后的展陳館實現了打造“一鍵掃碼輕松帶走——口袋里的方志館”目標,呈現出“有限場地,無限空間;有限藏書,無限數據;有限載體,無限方式”的現代化方志館特性,形成“線下展讀一體化、線上資源共享化、館內活動多樣化”的格局,達到了立體的傳播平臺、沉浸式人機互動、虛擬化場景體驗、主題化實踐教育、旅游式文化體驗五大效果。
參觀感想
在講解員的介紹下,我們了解到,方志館擁有三級志書、古籍舊志、年鑒及其它文獻資料近10余萬冊,其中有很多具有珍貴史料價值的舊志,而且這些資料對市民免費開放,只要帶上身份證或市民卡就可以查閱哦!(PS:因為書籍非常珍貴,所以只能查閱,但暫不外借。)方志館不僅擁有豐富的紙質文獻藏書,還以多媒體的形式生動展示了南京歷史文化,我們在這里看到各種關于南京城市的記憶。
從春秋越王筑城、吳宮花草、晉代衣冠、南朝奢麗、南唐文采、大明氣象、天國風云直至民國遺韻,南京有著450多年的建都史,蘊藉著王者風范,流蕩著十朝煙水。在漫長歲月中,我們這座城市堪稱“衣冠文物,盛于江南;文采風流,甲于海內”。
南京作為六朝古都,人文絢麗多彩。詩歌、繪畫、書法、音樂、舞蹈、石刻等方面大放光彩。在此我還了解了許多名人:教育專家蔡元培、陶行知;繪畫名人:徐悲鴻;林散之;我還學會了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的《烏衣巷》呢:“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南京方志館是展示南京歷史文化的展覽館,此次之行,不僅讓我學會了許多課外知識,而且讓我更加了解了我們家鄉的歷史,讓我更加熱愛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