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優秀大學生畢業設計作品《月之城》,以一個女孩為主線,講述了“追月亮的孩子”——留守兒童的故事。他們似乎是想要逃離,又似乎是在追尋什么。近日,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團委宣傳部在陳玥老師的帶領下,開展了“‘空巢’不空,心有暖陽”寒假社會實踐。
經過深入留守兒童家庭發現,留守兒童幾乎都是人手一部手機,相較于學習,他們似乎更喜歡手機。在和他們進行公益課堂的互動如做游戲,猜字謎,情景帶入等一系列活動時大多興致缺缺,懶散不情愿參與;而在時間短暫的課余休息時就會歡天喜地地去玩手機,臉上洋溢的笑容是難以在課堂上看到的。也許是因為現實生活對于他們來說太苦,他們才會沉迷于虛擬的網絡世界。因為在那里,他們毫無顧忌的綻放笑容而不用被人議論。
多日與留守兒童進行互動后會發現他們的心理敏感脆弱,甚至還會出現自卑。身邊人自認為善意的玩笑,比如“你爸爸媽媽不要你了。”這些,都成為他們安全感缺乏,自卑甚至怯懦的來源。而大部分留守兒童家中的長輩都認為這是個無傷大雅的小玩笑,通常只是一笑置之,加重了留守兒童對于父母的患得患失。他們需要的安全感,并不是那些自認為友善的玩笑,這對他們的傷害很大。
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團委宣傳部社會實踐團隊在本次社會實踐中,隊員們與留守兒童的相處雖然融洽但是夾雜著心酸。留守兒童沒有尋常孩子機敏靈動,調皮搗蛋的歡快,他們眼睛里幾乎充滿了小心翼翼。做錯題目的他們只敢偷偷掉眼淚,甚至不敢說出自己有沒有聽懂剛剛隊員做出的講解。
留守兒童也是祖國初生的花朵,雖然他們是“追月亮的孩子”,但也可以給他們送一縷陽光。愿這些孩子的生命中有音符流淌,可恣意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