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鄉裕農聯盟”小分隊寒假社會實踐
在寒假期間,下鄉裕農聯盟社會實踐調研隊鄭曉曉和房曉煒前往福建省莆田市仙游縣西苑鄉開展賦能鄉村振興社會實踐活動,切身了解鄉村發展的日新月異,進一步了解鄉村振興,以青春之力賦能鄉村振興。
當日,實踐調研隊前往西苑鄉鳳山新村走訪調查當地村民對鄉村振興的感受,在村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與村民一同參加了該村激情文化廣場舉辦的鄉俗活動,并深入了解了西苑鄉特色旅游產業鏈以及農業的發展,還參觀教育館了解黨與當地脫貧攻堅的密切聯系以及取得的一系列成果。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鋪展人民幸福畫卷,讓農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充實。建成鳳山新村,171戶728名群眾喜遷新居,居住環境優化,活動豐富了農閑生活,醫保問題也得到切實解決……在村民的笑容中也真的感受到孟浩然在《過故人莊》中所描繪的美好鄉村景象。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中一個重要的著力點。西苑鄉在原有鄉村風貌基礎上,合理運用當地豐富的旅游資源,著力打造全域旅游。我們懂得了鄉村振興不能生搬硬套,要找好、找對、找準適合自己的那一套做到“精準扶貧”,也理解了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也只有真正堅持綠色發展才能將“綠水青山”轉換成“金山銀山”。
“事業靠人,業由人興”,看著墻上一位位駐村干部、書記奮斗在脫貧一線的照片,把言語落實在振興鄉村的實際行動上,他們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不拘小我成就大我,我們新時代的青年更應該以前人為榜樣,努力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承擔起屬于我們的責任和擔當。
在《鄉土中國》中,費孝通寫道:“從基層上看,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鄉村振興具有重要的意義。在這次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實踐團成員對助力鄉村振興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也切身感受身處鄉村振興偉大時代,要青春建功奮楫爭先,以舍我其誰的使命感,以奮斗有我的責任感為黨的二十大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