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鄉裕農聯盟”寒假社會實踐紀實
寒假期間,下鄉裕農聯盟隊員張國健、劉娟、高聰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分別在各自家鄉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旨在探索鄉村生態文明建設。
隊員們先在網絡上學習了鄉村振興的基本內容,并云觀看了鄉村生態環境建設記錄片。為了更深入地了解當地的具體情況,隊員們先后走訪了附近村落的數十戶人家,在走訪過程中隊員們注意到鄉村環境有了很大變化,綠化程度顯著提高:房屋布局更加整齊、街道更加寬敞平坦、不少樹木都被刷上了整齊的白漆。在與村民們的交談中得知:最近政府大力支持鄉村振興,為了改善村民居住環境,陸陸續續開展了一系列項目:自來水供應不落一戶、廁所改造、破舊危房整改重建、鄉村小路重修……村民的居住環境煥然一新,生活幸福感顯著提高。更有一些村鎮利用自身資源優勢吸引了一大批游客:安徽灣沚鎮龍尾張已然成為打卡景點,野村林百菇園被列為國家級旅游景區……
但在調查中,隊員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化肥農藥的大量使用對土壤造成了不可逆轉的破壞、廢水污水排放問題處理不當、村民垃圾分類意識有待提高……
對于這些問題,隊員們查詢資料并探討商量后隊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相關部門應適當增加環保標語的數量,在進行宣傳工作的過程中,可以采用一些人民群眾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的宣傳語來達到宣傳效果;政府部門可以借助法律的力量來約束人民群眾的行為,建立健全城鄉生態環境治理體制機制,推動村民成為治理鄉村生態環境的主要參與者,助力建成生態宜居的鄉村環境,為實現鄉村振興戰略提供發展基礎與強有力的保障。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建設美麗中國,必須以建設美麗鄉村為前提,建設一個山清水秀的鄉村是我們的共同愿望。”經過今天的社會實踐活動,隊員們對于鄉村振興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透過村民們談到美好居住環境時的笑容,隊員們仿佛看到了未來強國富民的成功實現,深刻體會到了鄉村生態環境建設在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