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時代邁進了2023年,全黨全國人民繼續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踔厲奮發,篤行不怠。低保政策確保共同富裕道路上一個人都不掉隊。為了解低保政策,關注民生福祉,曲阜師范大學“征帆循星火,逐藪眷民情”社區實踐調研團成員于2023年1月7日來到邑縣民政臨沂市平局,就低保政策與工作人員進行深入交流,了解低保政策,深刻感受黨和國家為困難群眾兜底的決心、為人民謀幸福的真心、以人民為中心的初心。
探詢機構職能經與民政局工作人員交流后,實習隊員得知,社會救助科是為民政局內設機構,
主要全縣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社會救助政策和標準的擬定、組織和實施。指導本縣城鄉社區救助制度的建立,承辦中央、省、市和縣財政相關補貼資金發放和監管工作,負責監督檢查各鎮街及開發區社會救助政策和救助資金的落實。參與醫療、住房和教育的擬訂工作以及關于就業和司法救助的有關措施。指導鎮、區、各開發區進行社會救助的家庭經濟情況查核與社會救助信息化建設的穩步落實、扎實推進。在交流過程中,工作人員將部分可供參考的資料給實習隊員看,讓他們對社會救助科的工作有更加清楚的認識。
回溯制度歷史隨著實踐隊員的訪談不斷深入,低保政策三十年發展史逐漸勾勒成形—— 三十年間,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城到鄉、從點到面,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穩步邁向科學化、體系化、制度化、規范化。特別是從黨的十八大以來,低保政策全面服務于國家重大戰略,在波瀾壯闊的脫貧攻堅戰中、在邁向美好明天的共同富裕路上充分發揮了兜底保障作用,不讓任何一位群眾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掉隊。回顧這段偉大的歷史,實踐隊員切實體悟到低保制度是建在人民心中的偉大工程,一筆筆雪中送炭的救助金,為絕望中的家庭重新點亮希望之光;一項項救急救難的保障政策,為困難群眾織就牢不可破的安全網。
走進低保制度在與工作人的交談中,實踐隊員發現低保工作的復雜性、系統性,民政局工作人員向實踐隊員展示了上級部門下發的低保政策最新文件,隨后結合低保政策的辦理指南對實踐隊員進行了講解與介紹,從而呈現出低保制度較為清晰、具體的框架。申請低保的條件有三個,第一是必須是本地居民、具有本地戶口,第二是收入,申請最低生活保障的群眾其家庭人均年收入須在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以下;第三是資產,在登記時必須按照民政部門的要求,由鎮街的民政工作人員進行調查和核實,然后由縣民政局對申請人進行抽樣檢查。另外,在交流中,實踐隊員還得知,在重要節日、活動時,縣里的主要領導同志都會到一些低收入家庭中進行慰問。在工作人員平穩的話語中,實踐隊員深切地體會到了黨和政府對貧困群眾的關心,以及基層工作人員真抓實干、開拓進取的工作作風。
實踐隊員在民政局中切實走訪,通過民政局相關公開資料了解到:縣民政部門會及時申領低保款項,即使是在縣里財政緊張情況下也要優先確保低保資金及時發放到低保戶賬戶中,切實保障了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同時也在相當程度上解決了他們的醫療難問題。隨著低保制度的不斷優化,低保涵蓋范圍的不斷擴大、體制機制的不斷完善,其對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兜底保障作用將會得到顯著提高。
展望低保未來在交談中,實踐隊員得知本縣低保制度運行目前面臨核查申請低保人收入及財產沒有統一的法律和法規等問題。因此在后續的工作中,民政局將高度重視,認真落實,與財政等部門密切配合、全面做好各項工作,抓緊落實各項保障資金,按時完成工作;同時要做到動態管理,規范操作,完善優化以政府主導、由民政牽頭、讓各有關部門密切配合的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貫徹落實好轄城鄉困難家庭經濟狀況復查工作,提高低保、特困審核審批工作的精準性和科學性,保證各項救助制度的公平公正實施,確保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應養盡養、應退則退,讓寶貴的低保資金真正用到需要的困難群眾身上。在工作人員平實樸素的話語中,實踐隊員感受到了基層工作人員面對問題敢于擔當、積極作為、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