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建川博物館所在的位置現存有51個防空洞。這里是洋務運動時張之洞創辦的漢陽兵工廠西遷重慶時的舊址,也是抗戰時期國民政府兵工署第一兵工廠的所在地。建川博物館內有詳細的中國近代史講解及真實歷史圖片和保存完好的遺物,是進行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的良好的場所。
在講解前,實踐隊成員對中國近代史的知識進行了系統的學習。在講解時,根據館內陳設展品,實踐隊員將講解分為六個板塊。在第一個板塊“外強凌辱,洋務軍興”,實踐隊員介紹了場館內展出的洋務運動興起時各地所造的槍支以及修建的工廠,同時也簡單的介紹了洋務運動的進程以及其對中國近代發展的影響;在“中流砥柱”單元,實踐隊員詳細介紹了在全國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始終高舉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領導八路軍,新四軍及其他抗日人民武裝深入敵后,開辟抗日根據地,建設抗日民主政權。從1931到1945年,東北抗日軍民殲滅日軍17萬余人,敵后戰場殲滅日軍52.7萬余人,收復國土約100萬平方公里,為抗戰做出巨大貢獻,也做出巨大犧牲;在第三單元“抗戰大后方——重慶”,實踐隊員介紹了在1937年11月20日,重慶正式擔負起中國戰時首都的責任,至此,重慶成為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各黨派參加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要活動舞臺,成為中國抗戰大后方,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遠東戰區指揮樞紐;第四單元“不屈抗俘”部分,實踐隊員介紹了被日軍俘虜的中國軍隊戰士在國家民族面臨亡國滅種之際,慷慨從軍上陣,與日軍奮勇搏殺頑強反抗的不屈精神;在第五單元,實踐隊員引導游客參觀了南京大屠殺,重慶大轟炸等日軍慘不忍睹的罪行,墻上展出的黑白圖片無不訴說著日軍的暴行,劫掠,酷刑,奸淫,屠殺,其殘忍行為令人發指;在最后一單元,實踐隊員介紹了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后,中國人民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這是近代以來中國反抗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偉大勝利,向全世界展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韌不拔的必勝信念。
之所以選擇建川博物館作為講解的場所,是因為盡管現在的祖國早已成功世界上實力強勝的大國之一,但仍有少數右翼分子仍未軍國主義唱贊歌,企圖篡改和抹殺日本的侵華罪行。建川博物館展出的數百件抗戰文物,墻上的黑白照片,以鐵一般的史實再現了當年日本侵略者的野心,對日本右翼分子否認侵華史實給予最有力的回擊。
本次的講解,實踐隊員不僅更加深入的了解了中國的近代史,同時也將紅色精神銘記在心中,也讓更多對于祖國歷史尚未了解的青少年通過展出的文物,墻上的照片將歷史故事銘刻于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