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時代,明百姓民生
“萬事悠悠,民生為先”。后疫情時代,當國家疫情防控全面放開,行程碼成了過去式,人民生活再次遇到較大的轉變。但無論何時,保障和改善民生都是加強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的重中之重。為鼓舞當代青年關心社會民生問題,深入了解百姓民生所需,2022年12月26日,曲阜師范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星夢小組社會實踐隊在互聯網上發布了以民生問題為主題的調查問卷。
當人們邁入后疫情時代,突如其來的大規模的的感染使不少人陷入焦慮情緒。據調查顯示,未被感染的人中有75.34%的人持有出門怕感染、居家心情差的矛盾心情,只有極少數人表示敢于正常出入娛樂場所,絕大多數人則是想去卻不敢去,感覺生活幸福感直線下降。73.97%的人擔心防疫物資短缺,對網上售價哄抬,物流服務停擺表示不滿。面對身邊的人大面積感染,“陰”人照顧壓力大、感染后網課效率低下等眾多問題紛紛暴露。
雖然奧密克戎毒性大大減弱,但人們對生命安全的憂慮感依然存在,對現實困境的壓力感難以消減。據調查,當前人們最關心的是食物與醫療問題,其次是教育與住行問題。
疫情防控解除伊始,人們紛紛購買藥物,但星夢小組實踐隊發出倡導:買藥“量”要合理化。由于某些原因,某些地區可能暫時存在藥物供應不足的情況。一些人由于心態未調整良好,開始盲目搶藥囤藥。混亂之下,有人高燒不退卻無藥可醫,有人平安無事卻藥物堆積。盲目搶藥購藥,造成了物價上升,供需失衡。我們號召大家保持冷靜與理性,請相信國家與政府,相信藥物供應不足情況很快會解決。而且疫苗接種已經使人們的抵抗力大大上升,病毒重癥率與致死率已經大大降低,大家不必過度焦慮,不要過度囤藥,請將藥品留給真正需要的人。同時,我們也要多關心老年人與兒童,他們的抵抗力相對較弱,需要我們加強關心與保護。
為深入解決問題人們的問題,不少社區開展服務民生的志愿活動,人們或基于社會責任的驅使,或為提升自己的能力,實現個人價值,積極踴躍地報名志愿活動。他們幫助分發免費藥物、幫助獨居老人購置蔬菜……一系列活動將溫暖灑滿了大街小巷。
疫情的爆發給人們帶來了或多或少的影響,人們表示經歷此次疫情后心態與生活方式都有所改變,絕大多數人也在不斷的向上向好。人們的思想普遍發生改變,他們表示將更加注意身體健康,更加珍惜身邊的親戚朋友,更加關注新聞與國家規定;他們表示自己的民族自豪感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感受到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感受到了中國力量、中國速度與中國精神。我們不感謝疫情,但是既然疫情已經發生,我們也要從中反思并追求改變,為日后更美好的生活做出努力。
后疫情時代,考驗的是大家的防范意識,考驗的是大家的心理素質與身體素質。不可否認:越是心理素質好的人,越是身心愉悅;越是身體素質好的人越是不易感染或者是感染后癥狀較輕。為避免重復感染,保護自己與他人的安全,請保持理性,時刻提醒自己戴好口罩,減少與陌生人的接觸;請加強身體素質建設,提升身體免疫力與心理耐受能力,合理膳食,科學作息,保養身體,增強體質。諸如隨地吐痰,亂扔醫療垃圾等種種不當行為也要杜絕。
盡管當下生活存在一些不便,面對未來,人們依然對其有著生生不息的向往與美好的期許:生活回歸正常,病毒永遠遠離人們,人們可以隨時走街訪友,其樂融融,歡聚一堂。這場疫情,雖打亂了我們原本的生活節奏,但塵埃不染,疫情終會退散,讓我們共同期待病毒退散后的美好未來。
時間:2022-12-30 作者:劉雅寧 陳宇 來源:曲阜師范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劉雅寧 陳宇 關注:
- 后疫情時代,明百姓民生
- 后疫情時代,國家防控全面放開,置身于祖國防疫措施又一重大決定中的人們的生活又隨之改變。為深入了解當下民生問題,曲阜師范大學化學
- 12-30
- 領略紅色文化,傳承文化血脈
- 12月4日至12月5日,曲阜師范大學管理學院“赤子心磐”實踐團走進山東省日照市圖書館,開展了以“賡續紅色精神,展國精神風貌”為實踐主
- 12-30
- 消防進社區,筑牢“防火墻”
- 全民消防,生命至上。為了全面落實關于冬季防火安全生產指導,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有效
- 12-29
- 傳古今經典,樹當代風范
- 12月6日至10日,曲阜師范大學管理學院“一花一韻”社會實踐團在日照市東港區圖書館內,圍繞“源頭之水滾滾來,文化發展欣欣然”的主題
- 12-29
- 尋訪紅色足跡,勇擔時代重任
- 在壽光牛頭鎮,民間流傳著贊揚八支隊的歌謠,“天寒地凍喜洋洋,抗戰健兒軍威壯。大刀土炮快條子,心里火熱斗志旺。首戰南三里,鬼子把
- 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