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張渭塵)為了解生態文明建設、可持續發展戰略背景下,餐飲業油煙對環境保護和民生建設的影響,曲阜師范大學“城市油煙”專項社會實踐隊實踐隊員來到日照市東港區進行實地調查。實踐隊員通過發布調查問卷、采訪社區民眾、調查餐飲店鋪等方式,深入考察油煙對民眾生活與健康的影響,以及餐飲業店鋪的具體油煙排放情況。

實踐隊員們來到東港區街頭,對周圍居民們進行隨機采訪,詢問關于城市油煙對他們生活所造成的影響或他們對城市油煙的具體認知(例如油煙對自己或家人的困擾、由油煙引起的常見問題、自己對油煙的忍受程度等),以此得到一系列數據。從數據中可以看出,處于18歲到40歲的年輕人在油煙問題上容忍度顯然更高,這和這部分年齡群體在外就餐的高頻率有關系;而相對習慣在家做飯的40歲到70歲的中老年群體則容忍度更低,這一方面和這個年齡段群體的生活習慣有關,另一方面也和高齡群體對健康的重視程度有關。

值得關注的是,不同收入群體對油煙問題的關注程度也有所不同。根據數據表明,66%的較低收入群體(月收入5000元及以下)表明“會受到油煙問題困擾”,而中等收入群體(月收入5000元到10000元)和較高收入群體(月收入10000元以上)則分別只有35%和13%,呈現出隨收入增加,個人受油煙困擾程度下降的趨勢。具體原因分析,高收入群體居住社區環境及治安良好,較少受到餐飲業排放油煙的干擾;同時,家庭油煙處理設施先進,較少受到油煙影響。相反,低收入群體居住環境通常在老城區,餐飲業發達,往往受到沿街商販的油煙困擾;加之家庭油煙處理設施效率一般,甚至少部分高齡群體的居所缺少合格的油煙處理設施,乃至廚具仍為老式燃氣灶,導致油煙量較大且難以排放。可以看出,城市油煙的影響是切實存在的,小部分原因來源于家庭或個人的油煙處理設施的效率問題,更大一部分原因卻來源于城市建設的疏漏,尤其是老城區街巷林立,商業區和住宅區摻雜,社區功能混雜,導致餐飲業排放物直接進入居民住宅區,嚴重影響居民生活質量。
同時,在對餐飲業經營人員的采訪中也了解到,大部分商戶均為個人或合伙的小微企業,而受限于經營成本,往往難以采用先進的油煙處理設備來進行油煙凈化。這表明,很多商戶并非意識不到油煙污染問題,甚至作為餐飲業從業者對于油煙傷害更深有體會,但受限于經營方式,難以采取綠色環保的生產方式。
實踐隊員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認為在城市化過程中,許多城市的城市規劃仍有待優化,提升居民的居住環境仍然是一個嚴峻的問題;同時,對于作為主要污染源的餐飲業商戶,地方在制定更嚴格的環保標準的同時,也應該充分扶持小微企業的發展,確保產業升級的方向,同時為城市轉型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