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領會偉大建黨精神的深刻內涵和時代價值,深切感悟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進一步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更加堅定地為黨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7月8日,河南理工大學電氣學院“青春心向黨,傳紅色基因”實踐團來到河南省信陽市和洛陽市開展了“訪談紅色人物,傳承紅色精神”活動。
王東坤:我們把頭頂的飛機和耳邊的炮彈都打跑了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青春心向黨,傳紅色基因”實踐團采訪了今年85歲的王東坤老人。老人1951年入伍,同年參加抗美援朝戰役,曾幫助隊伍在一場以少勝多的戰役中,炸掉地方關鍵機槍手,榮獲三等功。抗戰勝利后他專心教育下一代,將抗戰的不易和中國共產黨的偉大精神悉心傳遞到后輩的心中。
老人雖年事已高,但身體依舊十分硬朗,熱情地為實踐團隊講述起自己親身經歷過的抗戰故事。王東坤老人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穿越槍林彈雨,沐浴硝煙彌漫。現在提起當年的情形,老人仍無比激動。在山上,敵人從山腰將他們圍困在山頂上,面對當時敵眾我寡的情形,看到敵人有機槍,王東坤老人毫不畏懼一個手榴彈扔過去把敵人機槍炸了。在王東坤老人的講述中,實踐團隊成員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炮火連天的朝鮮戰場,腦海中浮現出一個個“最可愛的人”的鮮活面孔,響起了一首首蕩氣回腸的英雄贊歌。
王東坤老人講述道當第二天早上頭頂沒有飛機飛過時,他們知道中國贏了,心里面的激動和興奮難以言表。接著又問了前輩對青年人的希望“要保持著愛國的精神,一心為國,一心為共。”

圖為實踐團成員向抗美援朝老兵詢問問題。
陳士農:在正確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矢志前行 陳士農老人籍貫光山白雀,1949年4月師范畢業后被分配到光山任教。三年后參加開封師專舉辦的師訓班學習,結束后響應支持老區新縣的號召,被派遣到新縣,繼續從事教育工作。先后在村小當過老師,后來也當過副校長、校長。因工作需要,走上了革命史研究和文物保護的工作道路。實踐團隊帶著紙、筆穿過舊址來到宅院中,聆聽陳士農老人講解一段段往事。我們向陳士農老人做了簡單的自我介紹,說明來意,他熱情示意我們坐下,訪談由此開始。
陳士農老人建造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舊址、紅四方面軍總部舊址。
一次次穿越革命歷史時空隧道,與一件件文物深情“對話”,用雙手留住珍貴的記憶。
陳士農老人對當代青年大學生殷切的希望“學習是一輩子的事,上學以后能學習到更多先進性的道理,要堅持學習。實踐出真知。”如今已96高齡的他仍然心系教育、心系黨。他激勵青年人不忘初心跟黨走,牢記使命勇擔當。“第一,我希望能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前人打下的江山要靠青年一代來守,不能被名利迷住雙眼,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社會是個大染缸,你們在學校里即使接受一些正能量的教育,但是當你們走向社會,會面臨很多誘惑。第二,要多多行善,為人忠厚、誠實。年輕人首先要清楚究竟是社會主義制度好,還是資本主義制度好?我們國家要有一個以社會主義為中心的正確的中央。第三,究竟怎樣讓社會更好的發展,還要靠青年一代去思考,去努力。”
陳士農老人鼓勵青年人應該抱著一種追求上進的政治熱情,來加入黨組織。并在入了黨以后,通過黨內的教育,不斷的提高對黨的認識。實踐團隊成員積極向黨組織靠攏,主動遞交入黨申請書。實踐團隊成員紛紛表示“我們將在正確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矢志前行,為國家的繁榮昌盛添磚加瓦,成為您們所期望的樣子!”
訪談結束后,陳士農老人表示自己很喜歡和年輕人交流自己的思想,能夠向年輕人傳輸一些積極的思想和態度,也能了解一下現在年輕人的心態。最后,我們和陳士農老人合影,陳士農老人非常開心,希望我們有空可以再次拜訪。

圖為陳士農老人向實踐團成員表達祝愿。
周振偉:在九死一生中保家衛國 周振偉前輩今年52歲,1986年入伍,1987年隨第14偵查大隊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他在戰斗中擔任高射機槍手,穿越槍林彈雨出生入死,榮立三等戰功。抗戰勝利后,于1989年,參與平定北京暴亂。
在訪談之前,實踐團隊通過當地的退役軍人事務所找到周振偉前輩的聯系方式。周振偉前輩首先給實踐團隊成員觀看當時抗戰時的真實記錄視頻,并且向實踐團隊成員講述了許多其他前輩們的故事,深深地感受到現在的幸福安康是多么的來之不易。
周振偉前輩講述道:“打仗的時候我們也害怕,甚至第一次到越南境內的時候,雙手緊緊的握著槍,兩只腿都有些發抖。但我們并沒有選擇退縮,作為偵察兵的我們只身潛入敵國,從抓獲俘虜到發現間諜,再到抗戰勝利。”前輩們負重前行,在我們一樣大年紀的時候已經肩負起保護中國的使命與責任。
還向實踐團隊成員講了當時戰爭激烈的程度,他的一位戰友腳被炸掉,但戰友并沒有察覺,一直等到撤退跑到安全區之后,隊友告訴他,他才發現自己的腳已經被血染成紅色。
在2020年和2021年疫情期間周振偉前輩組織13名孟津區退役軍人向當地醫院捐款。他說:“我們這群參戰老兵,年齡最大的已經70多歲了,但都時刻關注著國家的安危,關注著疫情防控工作進展情況。經歷過出生入死的戰爭,我們更加理解國泰民安的意義,理解軍人和醫生擔負的神圣使命。看到醫務工作者奮戰在抗疫一線,我們這些退役老兵也希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為國盡忠。我們想對抗疫一線的戰斗英雄們說:國家最困難的時候,是最需要軍人和醫生的時候。只要我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打不贏的硬仗。為了祖國和人民,我們拼了性命,也要奮勇拼博,打贏這場阻擊戰。”

圖為實踐團成員向對越自衛反擊戰老兵表示感謝。
在此次訪談紅色人物過程中更好地了解革命前輩先進事跡,了解到他們對黨對國家變化的看法,深切感受到他們堅如磐石的信念、百折不撓的意志、視死如歸的堅貞、不畏犧牲的風范、艱苦奮斗的作風。
“青春心向黨,傳紅色基因”實踐團成員表示作為社會主義接班人,將以黨員的革命精神激勵自己,積極響應黨的號召,聽黨話、跟黨走,傳承紅色基因,踐行時代使命,讓紅色精神薪火相傳,創造無愧于時代的絢麗人生。賡續紅色血脈,在紅色歷史中汲取奮進力量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