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至7月9日,重慶大學建筑城規學院“青衿致遠”實踐支隊前往重慶市合川區渭沱鎮七星村開展暑期社會實踐,為了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加深對“三農”問題和鄉村振興戰略的理解,緊密結合適合時代發展的需求,充分發揮專業優勢,深度調研鄉村居民生活和經濟發展現狀,通過實地調研各類鄉村產業,走訪居民、村干部,分析鄉村現有空間模式,深入調研鄉村居民生活模式等活動,為當地鄉村發展提出專業建議,優化鄉村空間結構,提高鄉村居民收入。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體現重大學子的擔當。支隊由建筑城規學院牽頭組織,由建筑城規學院十八名2019級本科生組成。
圖為實踐團成員走訪當地特色產業
支隊成員們深入鄉村,對七星村內部產業進行調研。 七星村主導產業為蔬菜規模種植產業,全村現有蔬菜基地2900余畝,是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目前發展有七星南瓜、蓮白、花椒等優質農產品,目前正在籌劃打造特色農產品品牌。此外,七星村通過深化綜合整治,形成環境優勢,在此基礎上開創發展文旅產業,將七星村打造為集生態觀光、品質民宿、農耕體驗于一體的鄉村振興和農文旅融合發展實踐地。
圖為實踐團成員參觀七星村特色蔬菜產業
同時,我們在調研的過程中也走訪了七星村的村干部,我們了解到目前七星村存在的問題主要為人口流失、缺乏活力。七星村常住人口不到一千人,外出流動人口三千多人,留守人口中老年人群體占比突出。同時農村人居環境需要持續改善,農戶對于公共區域環境維護意識缺乏、農戶生產資料亂堆放等問題。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其新村通過打造特色示范區的形式,融合一二三產業,打造鄉村振興示范點,在項目資金、資源上給予關心傾斜,打造集休閑娛樂、觀光旅游、智慧農業于一體的鄉村振興和農文旅融合發展示范點。
圖文實踐團成員與村干部交流
實踐支隊隊長、重慶大學建筑城規學院2019級本科生陳昊隆表示,在七星村調研考察的這幾天,是一堂生動的實踐課程,同學們從多角度對農村的生活、經濟模式進行觀察思考。作為建筑城規學院的一份子,無論是對于建筑設計還是城鄉規劃的角度,都應從以人為本的角度進行深入考慮,解決農民、居民最為關切的問題,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奉獻自己的力量。
2021年11月12日國務院印發《“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強調要把鄉村建設擺在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位置,全面推進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促 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支撐。重慶大學建筑城規學院在2022年暑假開展社會實踐,其主旨是讓同學們以專業的視角區觀察城鄉發展、以專業的能力幫助農村發展。將同學們的專業只是應用到具體的農村場景中,解決鄉村振興道路上切實的問題,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體現重大學子的社會擔當。
支隊同學與七星村村干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