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中華歷史文化,探尋蘭溪李漁文化的深厚底蘊,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心理健康服務中心“蘭啟心光”實踐隊于7月9日走進蘭溪市博物館與芥子園,開啟一場與本土歷史文脈的邂逅之旅。
蘭溪市博物館作為承載地方歷史記憶的重要窗口,集文物收藏、學術研究、陳列展示與文化傳播于一體,靜靜訴說著蘭溪千年的歲月流轉。

“遠古足音”展廳的恐龍化石,訴說著蘭溪億萬年前的生命故事,讓隊員感受演化的神奇;“文風蘊藉”呈現文人墨跡與典籍,彰顯地方文脈傳承;“三江之匯”展區串聯起蘭溪作為水運要地的商貿歷史,再現“七省通衢”盛況;“民間奇葩”展示非遺技藝與民俗物件,盡顯鄉土智慧。此外,紅色影視展墻與地下人防設施,讓隊員深刻體會紅色精神與國防建設的意義。博物館圍合院落配江南園林元素,與展品相映成趣。

芥子園則是李漁文化的鮮活載體,這座精巧雅致的園林不僅展現著古典園林的獨特韻味,更沉淀著李漁這位文化巨匠的智慧與才情,成為探尋李漁文化的重要地標。

踏入芥子園,青瓦粉墻勾勒江南韻味,實踐隊隊員沿回廊緩行,于移步換景間,沉浸式探尋李漁文化與傳統園林奧秘。隊員們細觀一亭一榭、一草一木,從“壺中天地”造園巧思,到借景對景的園林技法,試圖參透“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獨特魅力。在李漁文化展區,隊員們圍讀《閑情偶寄》,討論其空間哲思與“戲曲 +園林”的藝術融合,指尖撫過雕花欄桿,感慨:“園林是李漁生活哲學的立體注腳。”最后,展區結束語,道盡李漁人生,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交織,喜劇與悲劇共筑傳奇。他以“朝圣之心”對待生活,讓隊員們在其世界尋回本心。

從博物館厚重的歷史積淀到芥子園精妙的文人意趣,實踐隊隊員不僅觸摸到了蘭溪城市發展的歷史肌理,更深切領悟了其自然與人文交融的獨特氣質。實踐隊隊員將以此次學習為契機,繼續在蘭溪深入開展文化實踐活動,努力傳播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根脈與時代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