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和《關于加快推進鄉村能源轉型發展的指導意見》文件精神,推動鄉村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助力鄉村振興,湖南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鄉村水、路、橋、房、邊坡、能源安全檢測”碩博科技服務團奔赴湖南省婁底市冷水江市禾青鎮開展暑期科技服務社會實踐,聚焦鄉村能源評估,為當地能源結構優化提供科技支撐。

▲碩博科技服務團抵達冷水江市禾青鎮
7月3日上午,碩博科技服務團能源組抵達婁底市冷水江市禾青鎮,各組員積極與當地村民進行溝通交流,并采用調查問卷的形式,通過對不同年齡段、不同職業的當地居民進行問卷調查,實地考察了當地村民對不同能源的需求和態度,尤其是對新型清潔能源(如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情況。調查發現,當地能源使用主要依賴于電力,少部分人為了方便選擇將液化氣或天然氣作為主要能源來源,但由于商用液化氣和天然氣消費較高,大部分人仍將煤炭和薪柴作為第二能源來源。在走訪過程中,我們發現禾清鎮附近正在大面積鋪設太陽能光伏板,通過與村民溝通,了解到雖然有很多人在使用該產品,但并未產生較好的經濟效益,且在后續使用中經常出現問題,導致大家在實際使用中對光伏產品的信任度降低,甚至出現觀望和抵觸情緒。調查還發現,當地只有少部分村民對于其他新型清潔能源有一定的了解,且愿意嘗試使用清潔能源,但由于擔心相關產品技術不成熟以及產品經濟性等現實問題最終選擇放棄使用,間接導致當地整體清潔能源普及率不高。

▲服務團指導老師羅春帶領組員進行問卷調查
在基本的走訪調查之后,能源組成員發現,當地居民能源使用情況相對傳統,導致新型清潔能源發展緩慢的主要原因是宣傳不足,大家對新型清潔能源及相關產品不夠了解,導致很多人在做選擇時存在心理上的顧慮。針對這一問題,能源組準備聯合當地相關政府部門,共同開展“清潔能源進萬家”主題活動,通過介紹新型技術、相關政策解讀和經濟性分析等形式,提升村民對光伏發電等新型能源的認可度。此次活動將普及綠色能源知識,為后續清潔能源在當地的推廣應用奠定良好基礎,展現高校學子在鄉村振興中的專業擔當。
此次湖南科技大學碩博科技服務團深入冷水江禾清鎮開展科技服務,是高校科研力量扎根一線、助力鄉村綠色發展的鮮活實踐。第一天的走訪調研,我們通過面對面訪談和實地考察,系統掌握了禾青鎮居民能源消費結構、使用習慣及現存問題,為后續制定精準化科技服務方案打下基礎。相信在學院陳笑書記、研究生輔導員鄭紅霞老師及各組帶隊老師的帶領下,服務團將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精準對接地方需求,以科技賦能鄉村振興,在實踐磨礪中展現新時代研究生的責任擔當,為禾青鎮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編輯:黃夢超 李謙 廖靖和 李瑞航 孫鑫 羅瑤民 潘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