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沂蒙精神,南京中醫藥大學“沂脈-相承”志愿宣講團于2024年12月17日走進蘇州市新康小學四年級各班,開展了“紅土育桃李,沂蒙鑄初心”紅色主題教育活動。活動以沂蒙精神為核心,通過主題宣講、紅色知識問答與課后采訪三大環節,為同學們帶來一堂生動的思政課,推動紅色文化在校園落地生根。
沂蒙精神進課堂宣講團成員以“黨群同心、軍民情深”的沂蒙精神為主線,結合多媒體課件、著名影視劇片段等形式,向同學們講述了沂蒙紅嫂用乳汁救治傷員、沂蒙六姐妹支援前線等感人至深的故事。“沂蒙人民用小米供養了革命,用小車推出了勝利。”宣講團成員通過生動的講解,讓同學們深刻理解了沂蒙精神的核心內涵,同時引導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學習和發揚沂蒙精神。
紅色知識趣問答為增強互動性,宣講團特別設計了“沂蒙精神知多少”問答環節,圍繞沂蒙精神的形成背景、重要人物和歷史故事等內容設計了20道題目。“位于沂蒙山區的厲家寨,被誰稱作‘愚公移山,改造中國’的典型?” “習近平總書記把沂蒙精神的特質高度概括為哪八個字?”……學生們踴躍舉手,現場氣氛熱烈非凡。紅色知識問答環節不僅調動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也讓他們在答題中深化了對紅色文化的認同感。
課后采訪啟深思活動結束后,宣講團對師生分別進行了采訪。參與活動的同學們紛紛表達了自己對沂蒙精神的理解和感悟。一位四年級的同學提到:“沂蒙紅嫂的故事讓我明白,英雄不僅是戰場上的戰士,也可以是平凡卻偉大的普通人。”接受采訪的老師也對此次紅色主題教育活動給予了充分的肯定,表示此次活動不僅豐富了他們的知識儲備,更在他們心中種下了愛國愛黨、無私奉獻的種子。“要繼續發揮沂蒙精神的育德作用,通過多樣互動形式,讓紅色精神內化為同學們的價值認同。”
撰稿人:曹欣彥
圖片提供:“沂脈-相承”宣講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