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弘揚沂蒙精神,傳承紅色文化,激發社區居民的愛國熱情與奮斗精神,2025年2月20日,第一臨床醫學院沂水春帆宣講團進入泰州市海陵區泰康社區組織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沂蒙精神宣講活動。本次活動吸引了社區眾多黨員、居民以及青少年積極參與,共同追憶革命歷史,感悟沂蒙精神的深刻內涵。
講述紅色故事,傳遞革命精神
活動伊始,宣講員以飽滿的熱情,生動講述了沂蒙精神的起源與發展。沂蒙精神作為沂蒙人民在長期革命和建設實踐中形成的先進群體意識,承載著吃苦耐勞、無私奉獻、愛黨愛軍、開拓奮進等優秀品質。宣講員通過具體的事例,詳細介紹了沂蒙女子火線橋的感人事跡。1947年時,由李桂芳等32位沂南縣婦女在崔家莊與萬糧莊之間的汶河上用7塊門板和身體組成供解放軍戰士通過的“人橋”。大約有近一個團的兵力從“火線橋”通過,火速奔赴孟良崮戰場。李桂芳等32位婦女用堅韌的身軀譜寫了一曲蕩氣回腸的壯歌,深深震撼了在場的每一位聽眾。
弘揚傳統美德,激發奮進力量
隨后,宣講員結合當下社區建設實際,闡述了沂蒙精神在新時代的重要意義。社區作為城市的基本單元,需要每一位居民發揚沂蒙精神,積極參與社區治理,共同營造和諧美好的生活環境。社區居民們紛紛表示,要以革命先輩為榜樣,從自身做起,為社會主義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活動現場還設置了互動環節,宣講員與社區居民進行了熱烈的交流。大家暢所欲言,分享了自己對沂蒙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此次宣講活動不僅讓社區居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沂蒙精神,也進一步增強了大家的凝聚力。通過此次宣講活動,居民不僅加深了對沂蒙精神的認識,更堅定了傳承和弘揚這一偉大精神的決心。大家紛紛表示,要以實際行動踐行沂蒙精神,為社區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共同譜寫新時代的美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