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利牛巴是廣西靈山縣武利鎮(zhèn)的地方風味食品,在2018年被列入第七批自治區(qū)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在此背景下,廣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部靈韻美食實踐隊開展武利牛巴文化調研實踐活動,響應國家非遺保護號召,助力武利牛巴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

2月15日,靈韻美食實踐隊踏上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化探尋之旅,他們深入廣西靈山縣,圍繞武利牛巴文化展開調研實踐活動。此次活動旨在挖掘牛巴的文化內涵,傳承和發(fā)展非遺技藝,讓更多人了解這一獨具特色的地方美食。
靈山縣五利韋四牛巴食品店,是實踐隊的目的地。負責人熱情地接待了他們,詳細介紹牛巴的制作原料和銷售情況。據了解,除牛巴外,食品店也制作售賣豬肉巴、金銀引、臘腸、臘五花肉、臘鴨、黃瓜皮等。韋四丁香牛巴味道偏香,有原味、香辣味等。牛巴銷售采用線下和線上結合的模式,在線下,靈山分布有2個專賣店,一個在武利鎮(zhèn),另一個在靈城鎮(zhèn)。此外,一些欽州、伯勞的特產店和小商販也會到店里進貨售賣。而在線上,電商會到工廠進貨在網上售賣,顧客也可以直接微信聯系老板進行購買。不過,負責人談到,由于牛巴價格偏貴,在飲食中屬于“奢侈品”,平日里的銷量比較少,只在過年、過節(jié)時銷量較高。

負責人和團隊成員分享了牛巴的起源故事。隊員們聽得津津有味,對牛巴背后的歷史文化有了更深的好奇,對武利牛巴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談及武利牛巴在當地的文化地位,負責人道,在武利鎮(zhèn),牛巴不僅僅是一種美食,更承載著當地人的濃厚鄉(xiāng)愁和深切祝福。無論是逢年過節(jié),還是走親訪友,牛巴都是必不可少的送禮佳品。
此次調研實踐活動中,團隊成員不僅深入了解了武利牛巴的制作工藝、文化內涵和市場現狀,還深刻感受到非遺傳承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他們表示,將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人了解武利牛巴,為非遺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
文字:陳語、寧小梅
圖|寧小梅、陳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