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廢煥能調研團赴二連浩特市人民醫院開展醫廢處理調研
2025年2月6日,醫廢煥能調研團成員鄧瑾涵前往內蒙古自治區二連浩特市人民醫院,針對基層醫院醫療廢棄物處理情況及相關機制展開調研。此次調研由副院長富強帶領,調研對象包括內科護士長王燕燕、外科護士長李曉霞以及醫院相關工作人員。
富強院長向調研團介紹了醫院醫療廢棄物的種類和產生部門,并重點選取內科與外科兩個科室深入調研。王燕燕提供的數據顯示,內科每日各類醫療廢棄物均有明確記錄,每月產生量約248公斤。這些廢棄物由醫院物業每日下午三點集中收集儲存,隨后交由院外合作醫廢處理機構統一處置,已形成完善且運行有序的處理流程。在科室訪談中,李曉霞介紹了外科科室在新冠疫情前后醫療廢棄物產生量,疫情過后產生量大于疫情爆發時的產生量。因新冠肺炎疫情具有傳染性,處理醫療廢棄輸液瓶、輸液袋、防護服等物品的流程更為嚴格,廢棄物品打包要求從單層鵝頸式變為雙層鵝頸式,統一噴灑含氯消毒液消殺,同時減少醫療人員接觸廢棄物機會,安排專人處理,體現出醫院在重大傳染性疾病期間醫療廢物處理環節的嚴謹,有效降低感染風險。談及醫院內部對醫護人員的醫療廢棄物處理知識與技能培訓,富強表示,醫院嚴格按照二連浩特市統一制定的《醫療廢物管理條例》,不定期對醫護人員開展培訓。王燕燕介紹,一旦處理規范有更新補充條例,醫院會集中統一安排培訓,醫院自身也制定了清晰明確的醫療廢物管理制度。查閱該制度發現,醫院建立了醫療廢棄物違規處理追溯機制和問責流程。各科室醫療廢棄物回收登記后,由物業人員二次分類,發現嚴重違規事件上報并追溯至具體科室。問責分為兩種,情節不嚴重且未造成不良影響的給予非懲罰性問責,造成不良影響的則給予處罰性問責。富強認為,二連浩特市人民醫院作為邊境口岸城市的基層醫院,因城市居住人口較少,醫療廢棄物產生量相比一線、二線城市少,目前醫療廢棄物數字化處理需求并非必需。醫院應循序漸進引入醫療廢棄物處理數字化進程,以促進節能減排政策的貫徹落實。
作者:鄧瑾涵 來源:醫廢煥能調研團
掃一掃 分享悅讀
- 從指尖到未來,面塑藝術的傳承與突破
- 為了研究新時代背景下面塑藝術的發展情況,深刻剖析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當今社會傳承與發展的問題,且對非遺文化的保護和創新貢獻力量,2
- 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