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廢煥能調研團赴呼和浩特市口腔診所開展調研
2025年2月9日,山東大學醫廢煥能調研團成員梁作宇在呼和浩特市侯海清口腔診所,針對口腔診所醫療廢棄物處理情況及相關機制展開調研。此次調研由該門診主任醫師侯海清負責,門診護士和大夫共同參加。進入門診,調研員首先參觀了診斷室和醫療廢物處置區。據侯海清介紹,這是該門診處理醫療廢物的特殊機制,具有一定的獨創性。而后,她介紹稱每天產生的醫療廢物數量會隨著人流量的大小而變化,尤其寒暑假臨近開學時。隨后,她向調研團提供以下數據:醫院每月產生的醫療廢物在800公斤周圍波動,其中一部分需要一次性處理完全,剩余部分則可以回收利用的。據此,調查員展開了關于該門診醫廢處置流程的提問。訪談中,侯海清介紹到,該口腔診所在疫情前后的醫療廢物處置量有所削減。疫情爆發對民眾心理的影響使大多數民眾更傾向于居家治療,人流量的減少進一步導致醫療廢物的減少。此外,處理醫療廢棄等物品的消毒殺毒流程十分嚴密,多次利用醫療廢物把手的獨特創意在保證人員安全的前提下,大大減少了處理醫療廢物的成本。與此同時,每個診療室都設有醫療廢物的處理點,以此減少醫療廢物在空氣中暴露的時間,并根據醫療廢物體積大小的不同靈活調整廢物箱體積,增加處理過程的安全性。關于醫療廢物處置體系的不足和展望方面,侯海清表示,目前基層門診大多采用與醫廢處置企業合作的形式,而企業派遣人員在領取醫療廢物時往往不能嚴格按照標準驗收且時間不夠準確,在加大危險性的同時增加了時間成本。此外,侯海清強調,在之后醫療廢物處置的過程中,企業將進一步加大人員安全意識的培訓,并安排專人負責。門診將嚴格按照呼和浩特市統一制定的《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對醫護人員開展培訓,同時制定清晰明確的醫療廢物管理制度,按照輪班制度進行醫療廢物處置,還將按照醫廢處理效率增設明確的獎懲標準。最后,侯海清表示,作為產生醫療廢物的重要部分,數字化系統落地生根對加快門診處理的效率意義重大,推動醫療廢棄物數字化處理迫在眉睫。
作者:梁作宇 來源:醫廢煥能調研團
掃一掃 分享悅讀
- 從指尖到未來,面塑藝術的傳承與突破
- 為了研究新時代背景下面塑藝術的發展情況,深刻剖析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當今社會傳承與發展的問題,且對非遺文化的保護和創新貢獻力量,2
- 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