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嶺南脈絡:泰州學院學子在佛山中山博物館的實踐征程
探尋嶺南脈絡:泰州學院學子在佛山中山博物館的實踐征程
實踐背景與目的
在文化多元交融的時代,深入挖掘與傳承地域特色文化,成為守護民族文化多樣性、增強文化自信的關鍵。廣東佛山,作為嶺南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擁有深厚的歷史底蘊與獨特的文化魅力。佛山中山博物館,承載著佛山地區豐富的歷史記憶、民俗風情與藝術成就,宛如一座文化寶庫。泰州學院的學子們帶著對嶺南文化的好奇與探索精神,利用寒假奔赴佛山中山博物館,開展了一場意義非凡的社會實踐活動。此次實踐旨在通過對博物館藏品、展覽及相關文化資源的深度研究,挖掘佛山地域文化內涵,探索文化傳承與創新路徑,提升自身文化素養與社會擔當,為地域文化的傳播與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實踐前期籌備
為確保實踐活動順利開展,泰州學院精心組建了一支跨專業實踐團隊。成員涵蓋歷史學、考古學、藝術設計、文化產業管理等多個專業領域,不同專業背景的學生相互協作,為實踐活動提供多元視角與專業支持。
籌備階段,團隊成員充分利用學校圖書館和網絡資源,查閱大量關于佛山歷史、嶺南文化、博物館學等方面的資料,對佛山的歷史沿革、文化特色以及中山博物館的基本情況有了初步的理論認知。同時,團隊積極與佛山中山博物館取得聯系,溝通實踐活動的具體安排,包括參觀學習、志愿服務、文化調研等內容,得到了博物館方的大力支持與協助。此外,團隊還根據實踐需求,設計了詳細的調查問卷、訪談提綱以及文物記錄表格等工具,準備了專業的攝影攝像設備,為實地實踐做好充分準備。
實踐活動內容
深度參觀,解讀歷史脈絡
實踐團隊的首站便是深入佛山中山博物館各個展廳進行參觀學習。在博物館專業講解員的帶領下,成員們系統地了解了佛山從古代百越之地到近現代重要工商業城市的發展歷程。通過一件件珍貴的文物,如漢代的陶制水田模型,生動展現了古代佛山的農耕文明;精美的明清時期佛山剪紙、石灣公仔,彰顯了當地精湛的民間工藝水平。
在參觀過程中,團隊成員們仔細觀察文物細節,認真記錄文物的年代、材質、工藝特點以及背后的歷史文化信息。對于一些感興趣的文物,成員們還積極與講解員交流,深入探討其歷史背景、文化價值以及在佛山地區文化傳承中的意義。通過這種深度參觀,團隊成員們對佛山的歷史脈絡有了更為清晰、直觀的認識,仿佛穿越時空,親身感受了佛山在不同歷史時期的輝煌與變遷。
文化調研,挖掘地域特色
為了深入挖掘佛山地域文化特色,實踐團隊開展了廣泛的文化調研活動。一方面,團隊在博物館內針對游客進行問卷調查和訪談。問卷內容涵蓋游客對佛山文化的認知程度、對博物館展覽的滿意度以及期望了解的文化內容等方面。通過對大量問卷數據的分析,發現游客對佛山的武術文化、陶瓷文化、民俗節慶等方面關注度較高,同時希望博物館能夠提供更多互動體驗式的展覽和活動。
另一方面,團隊走出博物館,深入佛山的大街小巷、社區村落,走訪當地的老字號店鋪、傳統手工藝作坊以及文化傳承人。在與佛山剪紙藝人、武術師傅的交流中,團隊成員們親身體驗了剪紙的創作過程,學習了武術的基本招式,了解到這些傳統技藝在當代社會的傳承困境與創新發展路徑。此外,團隊還收集了大量關于佛山民俗傳說、方言俚語等方面的資料,進一步豐富了對佛山地域文化的認知。
志愿服務,助力文化傳播
實踐團隊積極參與到佛山中山博物館的志愿服務工作中,以實際行動助力文化傳播。在博物館入口處,團隊成員們熱情地為游客提供咨詢服務,幫助游客規劃參觀路線,解答游客關于博物館展覽和文物的疑問。在展廳內,成員們擔任臨時講解員,為游客生動地講解文物背后的歷史故事和文化內涵。他們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生動形象的表達,將佛山的歷史文化娓娓道來,讓游客們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佛山文化的魅力。
此外,團隊還協助博物館開展了一系列文化活動。在一場以“佛山陶瓷文化體驗”為主題的活動中,團隊成員們積極參與活動策劃、場地布置以及活動組織等工作。他們引導游客親自動手制作陶瓷小物件,了解陶瓷制作工藝,讓游客在親身體驗中感受佛山陶瓷文化的獨特魅力。通過這些志愿服務活動,團隊成員們不僅提升了自己的溝通能力和服務意識,也為佛山中山博物館的文化傳播工作做出了積極貢獻。
創意策劃,推動文化創新
為了讓佛山地域文化以更具活力的形式走進大眾視野,實踐團隊充分發揮專業優勢,開展了創意策劃活動。團隊中的藝術設計專業學生以佛山的歷史文化元素為靈感,設計了一系列富有創意的文創產品,如以佛山武術招式為圖案的 T 恤、印有石灣公仔形象的手機殼、融合佛山剪紙藝術的書簽等。這些文創產品將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理念相結合,既具有實用性,又蘊含深厚的文化內涵。
同時,團隊成員們還運用新媒體技術,為佛山中山博物館策劃了線上展覽和文化傳播活動。他們通過拍攝精美的文物圖片、制作生動的講解視頻,在社交媒體平臺上開設專題頁面,向更多人展示佛山的歷史文化魅力。此外,團隊還策劃了一場以“我眼中的佛山文化”為主題的線上互動活動,邀請網友分享自己對佛山文化的認識和感受,吸引了眾多網友的積極參與,有效擴大了佛山地域文化的傳播范圍和影響力。
實踐成果與收獲
成果總結
通過本次寒假社會實踐活動,泰州學院實踐團隊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文化調研方面,團隊完成了一份詳細的佛山地域文化調研報告,深入分析了佛山文化的特色、傳承現狀以及發展困境,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針對性的建議,為佛山地域文化的研究和保護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在志愿服務方面,團隊成員累計服務游客數千人次,得到了博物館方和游客的一致好評,有效提升了博物館的服務質量和文化傳播效果。在創意策劃方面,團隊設計的文創產品受到了市場的歡迎,部分產品在博物館文創商店和線上平臺銷售良好;線上展覽和文化傳播活動也取得了顯著成效,相關話題在社交媒體上的閱讀量和討論量達到了數萬人次,極大地提升了佛山中山博物館和佛山地域文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個人成長與收獲
對于實踐團隊的成員們來說,此次活動是一次全方位的成長與歷練。在專業知識方面,歷史學、考古學專業的學生通過實地考察和文物研究,深化了對歷史文化的理解和認識,提升了文物鑒賞和研究能力;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在文創產品設計過程中,將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相結合,拓展了設計思路和創新能力;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的學生在活動策劃和文化傳播實踐中,鍛煉了組織協調和市場推廣能力。在綜合素質方面,團隊成員們在實踐過程中學會了如何與不同背景的人溝通協作,如何在復雜的環境中解決問題,社會責任感和團隊合作精神得到了顯著增強。許多成員表示,此次實踐活動讓他們對地域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明確了自己作為新時代青年在文化傳承中的責任與使命,將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繼續為文化傳承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實踐反思與展望
盡管本次實踐活動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在實踐過程中,團隊也意識到了一些不足之處。例如,在文化調研方面,由于時間和資源有限,對一些偏遠地區的文化挖掘還不夠深入,部分文化傳承人的訪談不夠全面;在志愿服務方面,團隊成員的講解水平和服務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以滿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在創意策劃方面,文創產品的開發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線上文化傳播活動的形式和內容還需要進一步創新和豐富。
針對這些問題,團隊在實踐結束后進行了認真的反思和總結,并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措施。展望未來,泰州學院的學子們將繼續關注佛山地域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計劃在今后的學習和實踐中,進一步深入開展文化調研工作,拓寬調研范圍,加強與當地文化機構和傳承人的合作,為佛山地域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同時,團隊將加強自身專業素養的提升,不斷提高志愿服務質量和創意策劃水平,通過更多新穎、有趣的方式傳播佛山地域文化,讓更多的人了解佛山、愛上佛山,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作者:韋嬌秀 徐云 徐航欣 來源:泰州學院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