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李莊文化抗戰博物館:重溫烽火歲月,傳承文化脊梁
2 月 12 日,眾多文化愛好者與市民齊聚四川宜賓李莊,懷著崇敬與追思之情踏入李莊文化抗戰博物館,開啟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探尋那段在戰火硝煙中文化堅守與抗爭的壯麗史詩。
當日,李莊文化抗戰博物館在暖陽映照下莊重肅穆。參觀者們沿著館內精心設計的展陳路線徐徐前行,仿佛置身于 80 余年前那個風云激蕩的年代。從“序廳”開啟這段歷史溯源,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幅幅展現大后方抗戰局勢的地圖與影像資料,直觀勾勒出當時民族危亡的緊迫局面,瞬間將大家拉回到那段熱血沸騰又艱難困苦的時光。

在“文化脊梁·烽火李莊”展廳,人們的目光被一件件珍貴文物、一份份泛黃手稿所吸引。同濟大學、中央研究院等學術機構內遷李莊的故事徐徐展開,這些學府與科研單位在顛沛流離中選擇李莊作為落腳點,繼續為中華文脈的延續而耕耘不輟。展柜里,學者們用過的舊鋼筆、繪制的圖紙、手寫的教案,無一不訴說著他們在簡陋條件下,于燭光搖曳中潛心鉆研、授業解惑的堅韌。參觀者們不時停下腳步,或湊近仔細端詳,或輕聲交流感慨,一位年輕學生感嘆道:“看到這些,真切感受到先輩們在那么艱苦的環境下都沒放棄知識傳承,我們如今擁有這么好的條件,更沒理由懈怠。”
“同仇敵愾·抗戰后方”展廳則聚焦李莊百姓與學界精英攜手共克時艱的動人篇章。當地百姓騰出房屋、讓出土地,為學者們提供生活與教學科研場地;青壯年踴躍參軍,婦女們則在后方為前線將士縫補衣物、籌集物資。一幅幅老照片、一段段口述史視頻,生動還原了軍民魚水情深的溫馨畫面。現場有參觀者眼眶濕潤,說道:“這種全民一心的凝聚力太強大了,正是有了百姓的支持,文化抗戰才能結出碩果。”
互動體驗區成為當日亮點,通過多媒體技術重現的李莊抗戰歲月場景,如日軍空襲警報響起時古鎮民眾疏散畫面、學者們露天講學的實景等,讓參觀者身臨其境。不少人紛紛參與互動,模擬戰時情報傳遞、體驗古籍修復流程,以親身體驗加深對那段歷史的理解。
李莊文化抗戰博物館工作人員表示,舉辦此類展覽旨在讓更多人銘記歷史,傳承文化抗戰精神。當日眾多參觀者的熱情回應彰顯出這一目的正在達成,大家從歷史中汲取力量,將帶著這份對文化堅守與奮進的執著,奔赴各自人生新征程,讓李莊文化抗戰精神在新時代熠熠生輝,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注入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 隨著參觀者們帶著滿滿的收獲離去,李莊文化抗戰博物館承載的那段厚重歷史依舊熠熠生輝,等待著更多人前來探尋、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