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紙要發揚廣大隊”寒假社會實踐:讓非遺走進生活,讓楮皮紙煥發新生
這個寒假,西安財經大學經濟學院一支名為“皮皮紙要發揚廣大隊”的七人小隊活躍在社交媒體平臺小紅書上,他們以“讓非遺走進生活,讓楮皮紙煥發新生”為宗旨,積極開展寒假社會實踐活動,通過線上宣傳的方式,為傳承和弘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楮皮紙制作技藝貢獻青春力量。
(團隊成員在小紅書上宣傳楮皮紙)
楮皮紙,源于中國古代,是以楮樹皮為原料制成的紙張,具有輕薄堅韌、耐保存等特點,被譽為“紙中之王”。其制作工藝復雜,需經過剝皮、浸泡、蒸煮、捶打、抄紙、晾曬等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凝聚著匠人的智慧和心血。然而,隨著現代工業的發展,楮皮紙制作技藝面臨著傳承困境,年輕一代對這項古老技藝知之甚少。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和關注楮皮紙,“皮皮紙要發揚廣大隊”的成員們分工合作,積極搜集整理楮皮紙的歷史淵源、制作工藝、文化價值等相關資料,并精心撰寫宣傳文案,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在小紅書平臺上進行發布。他們用生動的語言和精美的圖片,向網友們講述楮皮紙的故事,展現其獨特的魅力。
(團隊成員正在搜集相關資料)
“我們希望通過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方式,讓更多人感受到楮皮紙的魅力。”團隊負責人表示,除了發布科普文章外,他們還計劃拍攝制作短視頻,以更加生動直觀的方式展現楮皮紙的制作過程和應用場景,進一步提升宣傳效果。
(團隊成員拍攝的標語)
截至目前,“皮皮紙要發揚廣大隊”已在小紅書平臺發布多篇優質內容,吸引了眾多網友關注和點贊。網友們紛紛留言表示,通過他們的宣傳,對楮皮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被這項古老技藝所蘊含的文化底蘊深深吸引。
團隊成員們表示,他們將繼續努力,不斷創新宣傳方式,為非遺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他們相信,通過他們的努力,能夠讓更多人了解和喜愛楮皮紙,讓這項古老技藝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團隊成員為宣傳楮皮紙設計的卡通形象“楮楮”)
圖文:趙雨欣 李木子 劉盼 萬多 廉飛悅 楊盼 劉淵
作者:西安財經大學“皮皮紙要發揚廣大隊” 來源:西安財經大學
掃一掃 分享悅讀
- 一塊“棉布”染出“遺”路繁花
- 2025年2月10日,江蘇師范大學傳媒與影視學院“銀發劇潮守正繪夢”調研團前往江蘇省邳州市農耕文化博物館與邳州藍印花布藝術展館進行調
- 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