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是一個崇尚福、追求福的民族,自古就有祈福盼福、崇福尚福的習俗。自中國文字以來,就有了"福"的象形文字,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都衍生出了“福文化”。福建農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福韻薪火相傳實踐隊”針對福建的”福文化“開展調研,旨在了解福建”福文化“的同時,讓福建“福文化”煥發新的時代光彩。
2025年1月21日上午福建農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福韻薪火相傳”實踐隊師生一行懷著對歷史文物和歷史故事的敬畏與好奇,走進福建省博物院,探尋福建“福文化”的歷史起源,挖掘“福文化”的文化精髓。
進入博物館,實踐隊員們看見了珍藏在博物館的一件件文物,感受到了其中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博物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實踐隊員參與了博物館人文知多少的測試,實踐隊隊員將參觀所學所感與往日所學結合,積極參與、踴躍回答,獲得了不錯的成績!也讓實踐隊對福建“福文化”的了解更加深刻生動,為之后實踐隊對福建“福文化”的科普與宣傳打下了基礎。
在“福建古代文明之光”展館內,實踐隊員們了解了舊石器時代人們過著采集、漁獵的生活,感受到人們在生活中磨礪出生存的經驗與智慧。在新石器時代后,原始農業、手工業、建筑等方面不斷發展進步,文明的火種在福建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星羅棋布,積蓄了無限的生機與活力。實踐隊員們以“山海家園,閩之先民”為主題對“福文化”進行了探討,實踐隊員唐率源說:“福建是世界茶文化的發源地之一,茶葉種植歷史悠久,制茶工藝也是高超精湛,今天在參觀時,看見了古代人民制茶過程,真切的感受到了古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為之付出的努力,這不僅是一種‘福文化’的體現,我們應該去挖掘更深處的‘福文化’的精神內涵,體會這種精神帶來的力量。”
在博物館廣場,實踐隊員們與幼兒園參觀博物館的帶隊老師一起,向幼兒園小朋友科普宣講“福文化”。實踐隊員們老師了解了小朋友們的年齡、適合的宣講方式、對宣講內容的接受程度等,最終決定以小朋友們喜聞樂見的童話故事演繹的方式講訴福建歷史與“福文化”,讓小朋友們更容易接受與記憶宣講內容。在宣講最后我們還對小朋友們進行了問答提問,在問到“在家里有沒有見到過有關于‘福文化’的元素呀”、“以后是否想繼續了解‘福文化’”、“喜不喜歡‘福文化’宣講”等問題時,小朋友們稚嫩的聲音爭先恐后地回答著,他們帶著童真回答實踐隊員的問題,告訴我們,他們長大后也想做像哥哥姐姐這樣的人時,實踐隊員們倍感欣慰。最后,實踐隊員給小朋友們分發了學校的文創作品,希望今日所見所聞可以在他們的腦海中留下一抹印跡,讓“福文化”的種子在這些“福文化”傳承的后備軍心底慢慢萌芽,伴隨小朋友們的成長,給予他們更大的精神力量!
歷史發其源,文化鑄其魂。身為農林青年,我們積極響應黨的號召,我們弘揚“福文化”就是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聚焦人民幸福這一"國之大者",將新時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傳承中華民族崇福、祈福、尚福、盼福的文化傳統相結合,為文化傳承發展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