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是全世界泥沙含量最高、治理難度最大、水害嚴重的河流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重大國家戰略,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2023年7月29日-30日,長安大學赴黃河流域“黃河科考,強國有我”暑期社會實踐隊跟隨黃河科考下游隊于山東泰安、東營兩地開展相關調研。
實踐隊野外考察合影
實踐活動的第一站是山東泰安東平湖。東平湖位于山東省東平縣,屬于黃河下游支流大汶河,是黃河下游唯一重要蓄滯洪區、國家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和京杭運河復航重要樞紐,總面積為 626 km2,常年水面 208 km2,平均水深 2.5 m,蓄水總量3億立方米。實踐隊重點考察了東平湖入黃口。東平湖主要注入河流是大汶河,大汶河由東平縣州城西北入東平湖老湖,經東平湖調蓄后流入黃河。東平湖入黃口以其壯麗的自然景觀而聞名。沿岸群山環抱,藍天白云映襯著清澈的湖水,形成了一幅宛如仙境般的畫卷。此處的植被豐富多樣,草木繁茂,各種野生動物和鳥類在此生息和繁衍,構成了一個生態環境得到良好保護的天堂。
實踐隊員同科考隊考察東平湖
實踐活動的第二站是京杭大運河山東段。京杭大運河始建于春秋時期,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且使用至今,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運河對中國南北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特別是對沿線地區工農業經濟的發展具有巨大作用。依托京杭大運河,山東省內河航運正發展成帶動沿河產業帶興起的“黃金水道”。
科考人員在京杭大運河山東濟寧段與駛過貨船合影
實踐活動的第三站是山東利津水文站。利津水文站位于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利津街道劉家夾河村,東經118°18',北緯37°31',是黃河上最下游的一個水文站,黃河入海的控制站。水文站測驗項目主要有水位、流量、含沙量、泥沙顆粒級配、水溫、氣溫冰情、水質等。座談會上,科考隊員與利津水文站的工作人員就水文監測和數據分析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隨后,科考隊員參觀了利津水文站的實際工作現場。通過實地考察,隊員們深入了解了水文站的設備和技術應用情況,對水情數據的收集、傳輸和處理過程有了更直觀的認識。
科考隊員與利津水文站工作人員座談
“黃河科考,強國有我”,實踐隊員看到了我國在興修水利的背后是保護水生態,建設幸福河湖的出發點和宗旨,這也譜寫新時代治水興水的新篇章。
供圖供稿:胡曉寧、拓亮宇
審核:楊東民 段少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