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傳承至今,許多文化瑰寶被大浪淘沙,如金子般被留在了華夏的土地上,部分非遺文化卻隨著時間的流逝消失于世人眼中,這是一大損失。傳承好寶貴的非遺文化是每個年齡段的中國人的都要牢記的重要使命。
8月2日上午,安徽工業大學外國語學院雛鷹暑期實踐隊來到了福樂家園悅書房,面向小學生舉辦了以“國韻非遺——剪紙”為主題的教學志愿服務活動。活動開始之前隊員們先和小朋友們一起唱歌,準備剪紙工具和紅紙,并告知了小朋友們剪刀的危險。接下來在隊員們展示了幾幅剪紙作品后,小朋友們開始了即興創作,有以兔子、龍為主的動物派,有以房子、小車為主的生活派,甚至有小朋友剪出了飛船。
剪紙并不局限于某一種類別或形式,它更多的是人們表達對生活的熱愛、期盼和希望。所以不同年齡段人們的剪紙作品都有所不同,不同時段的作品蘊意更是差別甚遠。雖然如此,剪紙可以成為家家戶戶的家庭游戲,其教育意義和文化意義都非常重大。通過今天舉辦的活動,隊員們、小朋友們以及家長都了解到國韻剪紙的文化并加以體會,大家對于傳承中華文化也更加有興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