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少兒美術教育,探尋美好心靈世界
——北京科技大學墨染實踐團走進目心美術教育
為了深入探索少兒美術教育,挖掘少兒美育的真諦,北京科技大學索行墨染實踐團(下稱墨染實踐團)來到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元寶山區目心美術教育進行實地實踐活動。
赤峰市元寶山區目心美術教育是正規的校外美術教育場所,畫館空間1300余平米,10個畫室,教學環境優雅,有17位專職教師為不同年齡段的美術愛好者”美育服務。畫館美育團隊勤力同心為赤峰地區美育教育默默耕耘,畫館創建10年來成績突出獲得各界好評。其美術作品在”少年兒童作品展“中年年奪魁,獲得了教育部美育專家的稱贊。畫館在赤峰市每年展覽中亮麗奪目,得到了市文聯和市美協的高度關注。
畫館先后建立了:赤峰市油畫學會基地、元寶山區美術家基地、元寶山區書法家基地、南京藝術學院美術考級未峰地區總考場。為此畫館成為真正美術愛好者的廣闊舞臺。
2023年8月25日上午,墨染實踐團來到目心美術教育進行授課與采訪。首先,由王熹妍同學為一年級的小朋友們進行中國傳統顏色的授課,內容包括歷史中的傳統色、時令中的傳統色、春晚中的傳統色和生活中的傳統色四個方面。考慮到小朋友們年紀較小,無法聽懂專業詞匯,王熹妍借助PPT展示與現場互動的方式讓小朋友們最大程度上接受知識。
隨后,王熹妍同學與小朋友們共同對中國傳統瓷器進行了繪畫與上色,一起對上課內容進行了訓練與反饋,效果良好。
授課結束后,墨染實踐團成員對目心教育舉辦者石婭娣女士進行了采訪,我們從對少兒進行美術教育的重要型,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少兒對中國傳統顏色的興趣等方面進行了深刻的溝通與交流。石女士表示:“美育的教育不僅是技術性的教育,而且是有觀念有知識有審美的理想、審美追求這方面的教育。我覺得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藝術機構如果只注重記憶的培訓練而忽視審美,可以說是不完全的美術教育。美育重要內容是審美教育,提高學生的審美的品格,保護審美的能力,在這個基礎上他的手藝他的眼光他的事業他的心胸創造力才能有真正的進步。”
針對于我們社會實踐的項目,石女士建議“在這個APP中適當的融入一些民族民間藝術,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就比如說一些年畫娃娃,門神都屬于民間民俗藝術,而且他們的顏色對比都非常的鮮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并且還可以有傳播傳統文化的作用。功能希望可以讓孩子了解到更多的傳統民間美術藝術。增強自己的藝術素養。因為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節日肯定都有不同的傳統。可以在不同的節日在APP內推薦一些有關傳統節日的內容。”
同時,墨染實踐團對目心美術教育的老師王大偉先生進行了專訪。王大偉,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少數民族美術促進會會員,內蒙古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委會委員,赤峰市美術家協會、赤峰市油畫學會秘書長,赤峰市美協少兒藝委會主任,元寶山區美術家協會主席。在針對美育問題中,王大偉老師表示“美育這個話題是個大話題,是一個全社會關注的話題。現在教育部組織了專門對美育成立指導委員會,這個指導委員會覆蓋到大學,中學小學甚至到幼兒園;有一部分內容還涉及到社會層面。所以說從全社會推展美育有兩個目的,第一個目的就是以美育心,沉靜心靈,讓人的心靈積極向上更加陽光,更加向往美好的一面。還有一層含義呢美育是一種智慧,這個智慧,不是理科生能培養出來的,也不是文科生能培養出來的,而是要通過美育培養出來的。這個智慧包括兩個層面,一個是創造力,一個是對待生活,那你想創造力就很重要了。”
通過對目心美術教育的實地采訪與實踐,墨染實踐團更見體會到了加強中小學生美育的重要型,也明確了今后項目的優化與改進方向。正是有這樣真正為孩子美術發展與想象力創造力培養盡心盡力的美育機構,讓更多孩子放飛藝術夢想。墨染實踐團也將不忘初心,繼續為中小學生美育以及弘揚中傳統美學貢獻屬于自己的大學學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