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文化本真,赴傳承之路 ——音樂學院“紅色夢想”社會實踐服務隊
參觀學習商河縣非物質文化遺產鼓子秧歌
為大力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加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實踐調研,7月25日晚,音樂學院“紅色夢想”社會實踐服務隊在尹亞男的帶領下,來到商河縣市民服務中心,觀摩商河鼓子秧歌的訓練彩排。

鼓子秧歌是商河縣的一張名片,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鼓子秧歌中的角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傘、鼓、棒、花、丑真正展現了北方漢民族男性的勇敢、粗礦、智慧、包容、擔當的形象。
“上到九十九,下到剛會走,人人都會扭一扭。”這是商河人民最常說的一句話。商河縣鼓鄉情秧歌隊負責人自豪的說:“鼓子秧歌在2006年被國家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鼓子秧歌分為三大流派,七十二風格,一百零八陣。”
商河鼓子秧歌是我國第一批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著悠久的歷史。傳承非遺文化和優秀中華傳統文化,用青年的力量助力非遺文化傳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