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一直是中國發展的熱點,而關注金融對鄉村振興的助力作用,是近年來鄉村振興發展的新態勢。為進一步探究金融對農業農戶生活生產的發展的支持改善作用,7月19日,河海大學商學院“心系三農,計起徐州”實踐團在河海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副院長田貴良教授及商學院輔導員王曉瑩老師的帶領下前往徐州市睢寧縣實地走訪了陳井村、高黨村金融服務點及江蘇眾友興和菌業科技有限公司開展實踐調研。

7月19日,商學院田貴良教授一行前往徐州市睢寧縣姚集鎮陳井村參觀交流,村委書記武新宇對實踐團來訪表示熱烈歡迎,并對村鎮建設、村民生產生活方式、鄉村發展模式進行了介紹。他著重介紹了陳井村文化旅游業發展的現狀,亦非物質文化遺產——面塑為特色,結合當地農家樂產業、釣魚產業、野生動物園等,形成了觀光食宿一體的文旅產業鏈,大力推動了當地的農民增收。其中他指出,陳井村高度重視年輕人的教育發展,期望引進與傳承手工藝人才,也鼓勵大學生返鄉創新創業,共創鄉村美好未來。
書記表示,在鎮政府的帶領下,村里招募專門機構運營民宿產業,與當地的釣魚業、農家樂、養蟬業相輔相成,結合兒童畫、三國文化史等特色文娛活動形成了一條體系完善的文化旅游產業鏈。并且聘用傳媒公司進行宣傳,向徐州周邊地區推廣,形成了一定范圍的輻射作用。
隨后,實踐團又來到姚集鎮高黨社區參觀交流。書記宋之領女士向大家介紹了高黨社區的鄉村振興發展史。其中,她從“三農”出發,詳細介紹了高黨社區農業生產制度,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民生活水平的轉變。高黨社區以農業合作制為基礎,大力發展林果業,以萬畝果園為基本產業,推廣果實采摘等農家樂活動,將生態有機農業與旅游業相結合帶動村民就業與增收。同時,在國家政府的大力扶持之下,社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也逐漸完善,村民生活幸福感不斷提升。
村中開設了睢寧縣農商銀行便民金融服務網點及“裕農通”服務,負責人即村民生活超市的李老板向實踐團熱情介紹了該網點所承包的業務。其中包括了社區團購、美團優選、天貓優品服務站以及貸款機制等。主要面向村中的留守老人提供農保醫保等金融服務。該網點不僅幫助老年人解決生活中息息相關的政務問題,同時也作為中間聯系點溝通了農戶和銀行,將各大銀行的先進產品及政策進行了普及,真正做到了為百姓減負,為人民服務。
傍晚,實踐團來到睢寧縣官山鎮的眾友興和菌業科技有限公司對工廠進行參觀了解。菌業財務部長張榮華帶領實踐團來到第一生產線進行講解介紹。該公司是工廠化生產雙孢菇的農業高科技企業,具有雙孢菇生產的核心技術及成熟的市場渠道,生產銷售位居世界第一,經營情況較好且盈利能力較強。作為當地的龍頭企業,為當地經濟發展和人民就業都起到了杰出作用。
值得欣賞的是,該企業在注重經濟效益的同時,也高度重視民生就業及環境保護問題。其生產流水線上的作業工人基本為當地的留守婦女,與當地婦聯合作,幫助婦女人民解決就業,改善其生活水平。此外,負責人通過宣傳短片向實踐團介紹到,眾友興和菌業科技有限公司是官山鎮新型生態循環農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對生產所產生的大量菌渣秸稈等進行充分回收,作用到有機肥制作及多肉植物培育所需的營養土中,既響應環境保護政策,同時也實現官山鎮的農業生產生態化發展。
為進一步探究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方法與成效,依托專業優勢助力鄉村振興,7月20日,河海大學商學院“心系三農,計起徐州”實踐調研團在輔導員王曉瑩老師的帶領下,前往徐州市沛縣金融服務點與大華種業有限公司開展座談交流。
7月20日上午,實踐團一行前往徐州市沛縣金融服務點開展座談會,圍繞新型鄉村金融模式——銀擔企合作模式展開交流。自十九大召開以來,國家高度重視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要求國有銀行填補鄉村金融產品空白,落實鄉村振興業務開展。沛縣金融服務點率先垂范,深入鄉村基層,探索惠農利農之路。
作為鄉村振興的主戰場,村域市場一直是銀行的相對盲點,農業經營實體普遍存在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更有標準抵押物不足、信用系統建設落后、數據信息缺乏等諸多痛點難點,單純的金融資本傾斜無法解決。為打破金融壁壘,將市場真正下沉到村域農戶,沛縣金融服務點與江蘇省農業融資擔保有限責任公合作,共同推農信貸產品,打造出適用于鄉村農戶的融資貸款利器。實踐團成員與金融服務點、農擔公司工作人員深入交流,充分了解雙方獲客渠道、信貸體系以及銀行與農擔公司為“天生一對”的工作模式,也深切體會到鄉村振興新賦能進程中的艱辛與不易。
隨后,實踐團前往大華種業有限公司,對企業在銀擔企合作模式中發揮的重要作用與收獲的效益展開對話交流。大華種業有限公司經理表示,其公司積極響應“江蘇農墾,全農服務”行動號召,采用育種、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服務模式,實施價格優勢、貸款貼息、保險服務等優惠政策,切實為農戶提供支持與幫助。作為與農戶緊密對接的企業,其對農民信息和需求十分了解,與銀行和農擔公司合作,可以提供客群信息,協助打通“最后一百米”,助力銀擔與農戶對接。
本次走訪調研不僅有助于實踐團了解徐州村鎮鄉村振興對農戶生產生活的改善與成效、讓實踐團深入了解鄉村金融新模式的運行,更讓實踐團領略了一群有信念的人為鄉村振興、國家發展兢兢業業的風采。實踐團將依據調研成果,對模式存在的問題建業獻策,貢獻河海智慧;并協助推廣沛縣金融助力鄉村振興的成功經驗,助力實現業務反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