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善與行孝,可以立其身”,孝老敬老是行孝之舉,亦是立身之道。于7月13日,蘭州理工大學社會實踐服務小隊前往陜西省西安蓮湖建峰杏林養老院(興地廣場店)展開了為期5天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養老院的老人們對于我們的到來臉上露出笑容,我們主動與他們打招呼,他們也十分熱情的歡迎著我們。在來之前我們就通過電話了解到杏林養老院是一所室內養老院,里面居住的大多是行動不便甚至幾乎無行動能力的老人。家中子女難以照顧,因此他們來到了這里。
在這5天里,因為正好到了整理資料的時間,所以我們先幫助養老院的負責人對老人們的資料進行了整理,對老人們的日常活動進行了必要的記錄。
隨后幾天,我們了解了養老院的規章等,打掃了養老院的室內衛生、與老人進行撲克牌等游戲、為他們買菜包餃子做飯以及清理了擱置許久的活動室等工作。
通過關于對養老院在文件資料的記錄,我們感受到養老院的工作人員也十分辛苦,他們不僅要照顧老人,還需要處理文件資料。文件資料涉及方方面面的內容,包括對消防安全,食物安全,老人個人資料信息等。打掃衛生也需要注意許多細節,例如有些地方不能夠弄濕,以防老人摔倒等。與老人打撲克牌是一段非常有趣的時光,游戲的過程歡聲笑語,令人感到十分放松。包餃子,做飯是一個技術活,看到了老人吃的開心,我們也是十分高興。
因為疫情的影響,養老院只能將許多老人遣返回家,或者封閉管理,許多老人在這場磨難中不幸離世,僅此活動是也逐漸被埋沒。但如今疫情已經過去,老人們也應該繼續進行那為數不多活動,老人們會從活動中取得許多好處,讓身體更加健康。
老人們是社會的弱勢群體,他們需要社會的關注。在惡劣的天氣下。身患疾病他們可能會受到病痛的折磨,因為行動不便的原因,在這個室內養老院中他們可能很少能感覺到和煦的陽光。傾聽雨唱,感嘆雪白,沐浴日光。和老人相比之下,我們更能夠感受到這世間的快樂。所以我們能做些什么呢?我們能將我們所感受的快樂去分享給他們,給予他們真摯的祝福、關心敬愛他們,到養老院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將自己的活力與歡樂釋放出來的同時,我們也會感覺到充實。敬老愛老是社會主義精神在文明上的重要內容,因此當代大學生應當對其多多關注。社會實踐活動很好地展示了我們大學生的風采,一方面培養了大學生關心他人的美德,另一方面也讓大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鍛煉自我,增強責任心。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傳播敬老愛老的精神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通過這次養老院的社會實踐活動,我相信我們將會更加關注老人,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關愛的老人,為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目標而共同努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同時我也將從孝敬自己長輩開始,敬愛老人。
通訊員 史梓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