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樂,紅動宿遷”紅色大篷車進校園暑期實踐
為弘揚中華優秀紅色文化,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自信心,提升學生社會實踐能力,以及更好地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宿遷學院管理學院暑期社會博愛青春實踐團、“我和我的祖國”暑期社會實踐黨史學習教育團于2023年6月30日下午在玉泉山路小學,與宿遷市圖書館、宿遷日報社聯合開展紅色大篷車進校園暑期主題實踐活動。追紅尋根,強信念。
挽救生命,其實每個人都能做到,那么學好急救就可能給危難之人帶去生的希望!本次暑期實踐活動第一項活動是由宿遷學院管理學院博愛青春團隊負責的應急救護培訓。博愛青春團隊的志愿者首先向小朋友們介紹了學好急救的意義,生命是最寶貴的,只有充分了解學習急救知識的必要性,才能更好地掌握急救知識。接著一邊講解一邊示范心肺復蘇、海姆利克急救、AED除顫儀等的正確做法,讓孩子們輕松掌握相關急救的關鍵。示范完畢后,小朋友們積極上前體驗,在志愿者的鼓勵與幫助下認真完成急救的完整步驟。秉承著“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的急救理念,志愿者們致力于將急救知識的普及對象從重點群體重點行業擴展至全社會,讓人人都既能做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責任人,也能在關鍵時刻挽救他人生命。
往事越千年,傳承永不變。第二項活動是在宿遷市圖書館準備好材料后,由宿遷學院管理學院暑期社會實踐黨史學習教育團志愿者輔助小朋友們參觀并了解中國傳統技藝和現代技術。志愿者帶領小朋友們著重了解了彩色拓印和活字印刷術,沉浸式體驗了VR眼鏡,激發了小朋友們對中國傳統技藝和現代科技的興趣。古圣先賢為后人遺留下豐富的文化遺產,文字、技藝、傳統……每一個都值得今天的我們去傳承與學習。新一代的孩子們,需要有一次純正的傳統文化體驗,在開闊視野的同時修養文化內涵。本項活動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將傳統文化融入青少年教育之中,不僅讓活字印刷走近日常生活,真正“活”了過來,更讓青少年進一步感受活字印刷的獨特魅力,在活動中增強民族認同感與自信心。
模范英雄,可敬可愛;紅色事跡,可信可學。本次暑期主題實踐活動的最后一項是參觀宿遷市圖書館準備的移動紅色書屋和紅色書籍展示板。宿遷學院管理學院暑期社會實踐黨史學習教育團的志愿者先帶領小朋友在書屋內進行自由參觀。接著,志愿者們再一一為小朋友答疑解惑,滿足小朋友們的求知欲。隨后,志愿者聲情并茂地向小朋友們講述了革命先烈們崢嶸歲月里的光輝事跡。榜樣是看得見的哲理,信念是航船上的羅盤。感人的紅色故事令小朋友們動容,熱血的革命英雄榜樣令小朋友們敬仰。在講述每一個經典紅色故事時,都有小朋友認真做筆記并積極提問,清澈的眼神里,透露的是小小兒郎愈發堅定的信仰。在管理學院暑期學黨史社會實踐團成員的陪同下,小朋友們了解了更多紅色歷史,懂得了傳承紅色文化的重要性。本次紅色文化教育實踐活動讓小朋友們認識到我們祖國的繁榮昌盛,是由無數先烈前赴后繼、奮勇拼搏得來的,有利于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堅定青少年的理想信念,助力祖國的花朵成長成才。
把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青春的風采才會璀璨奪目;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共命運,青春的價值才能得到升華。宿遷學院管理學院的志愿者們在實踐中堅定信念,厚植沃土,萃養精華;在實踐中提升能力,既教會了小朋友,又提升了自我。此次暑期主題實踐活動,正是他們對“只爭朝夕,不負韶華”赤字情懷的生動詮釋。
(通訊員 吳婷婷 殷天怡)
作者:殷天怡、吳婷婷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 華農學子參觀神農架生態酒釀造酒廠
- 為深入調研神農架生態酒業發展現狀,華中農業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赴湖北省神農架暑期社會實踐團抵達神農架農林產業研究院,開始了在神
- 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