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學生網漳州7月11日電(通訊員“校友工作中心”小分隊)2023年7月11日,為充分了解及學習地方鄉村振興發展的進程,廈門大學嘉庚學院會計與金融學院(SAF)“校友工作中心”三下鄉小隊前往福建省漳州市東山縣西埔鎮石埔村,在當地負責人的帶領下,了解石埔村鄉村振興的發展歷程。
石埔村是“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隸屬福建省東山縣西埔鎮,處于西埔鎮西面,與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相接,是城鄉結合部。
圖為石埔村部分榮譽展示。多彩大學生網通訊員 王心月 供圖
7月11日上午9時許,當地負責人帶領小分隊成員參觀了石埔村近年來的發展成果,講解了石埔村黨支部對于實現鄉村振興的部分理念與具體措施,并與“校友工作中心”小分隊的成員們一同觀看了石埔村鄉村振興宣傳片。
圖為“校友工作中心”小分隊在觀看宣傳片。多彩大學生網通訊員 王心月 供圖
當地負責人提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的呼喚,是發展的必然,人民的期盼。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實施鄉村振興作出重要論述,科學回答了為什么要鄉村振興,怎樣振興鄉村等一系列重要問題,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的遵循,我們要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論述,吃透精神實質,把握核心的要義,深刻牢記鄉村振興二十字方針,進一步增強推進鄉村振興的責任感、緊迫感。
當地負責人對全面解讀鄉村振興戰略進行詳細的講解,就石埔村農業產業發展規劃進行了詳細的培訓和解讀;加強對綠色農業發展的基本認識,綠色農業是指將農業生產和環境生態保護協調起來,在促進農業發展,增加農戶收入的同時保護環境,保證農副產品無污染的農業發展類型,對農村改革政策綜合解讀,對農村、農業、農民的發展做了認真的講解,對農村的村容村貌,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有了更深的理解,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農民是農業農村發展的主體,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體,要充分遵守廣大農民的意愿,調動廣大農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把廣大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化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動力,把維護廣大農民根本利益,促進廣大農民共同富裕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當地負責人還提到在鄉村振興過程中最大的困難就是政策落實不到位,通常會受到一些部門的制約,出現政策發布出來,但是并沒有真正實施到村子里的情況,于是干部與村民之間就會存在矛盾,這就導致干部們不敢放開手腳實施鄉村振興工作,鄉村振興工作進程便會受阻。
據此當地負責人提出只有將鄉村振興隊伍建設好,將組織工作保障好,把鄉村振興的政策落實好,鄉村振興才能更加順暢地發展下去。據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漳州市東山縣西埔鎮石埔村積極融入東山縣“生態旅游島·富美新東山”建設大局,以“黨旗引航,石埔振興”為主線,以“黨徽亮起來,黨員站出來、思想跟上來,鄉風帶頭來、群眾爭先來”系列活動為抓手,加大項目投入,強化鄉村治理,提高村莊凈化綠化美化水平,創造適宜的風景園林式村莊,優化村莊生態環境,致力打造“惠民品牌,石埔名片”。
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石埔村創新治理模式,加大信息科技投入,創新“十位一體”管理模式,即廣播平臺、村務陽光廳、手機短信平臺、視頻監控平臺、黨務村務網絡平臺、石埔IPTV電視臺、微信公眾平臺、便民服務大廳平臺、“村民懇談夜”溝通平臺、村干陽光平臺,深入群眾當中,切實服務人民群眾,解決群眾所思、所想、所盼問題。
圖為當地負責人向“校友工作中心”小分隊介紹鄉村振興成果。多彩大學生網通訊員 王心月 供圖
石埔村書記王鴻生提到,產業發展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組成部分,要讓村民的口袋里有錢。因此石埔村創新村民創業扶持資金機制,設立村民創業扶持基金1000多萬元,支持群眾創業148批次1400多萬元。針對全村擁有2200畝山地的特點,因地制宜,扶持發展園林綠色產業,建有園林、綠化苗圃4個,種植養護面積200多畝;鼓勵和扶持示范戶在村莊周邊集中連片建設果園,形成“黑鉆石”蓮霧種植果園、火龍果園等特色種植區,年創產值近千萬元,實現村民增產增收。
圖為王鴻生書記“校友工作中心”小分隊成員談話。多彩大學生網通訊員 王心月 供圖
在參訪途中,隊員們了解到,石埔村先后榮獲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國家森林鄉村、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省級“生態文化村”、省級“生態村莊”等榮譽稱號,村規民約被國家民政部評為“全國百篇優秀村規民約”,各項指標達到“綠盈鄉村”高級版創建要求。石埔村堅持生態優先原則,把生態環境保護理論貫穿到村莊的經濟建設、社會治理等方方面面,生態文明思想融入人心,真正實現生態宜居與百姓富裕的完美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