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幫助孩子拓展課外知識,提高文化素養(yǎng),領(lǐng)略毛澤東詩詞的厚重文化底蘊,把握毛澤東的文化思想和文化貢獻,7月19日下午,“四葉草”暑期社會實踐團菏澤支隊于鄆城縣潘渡鎮(zhèn)潘西村舉辦“品偉人詩詞,談偉人事跡”毛澤東詩詞鑒賞課。此次詩詞鑒賞課由菏澤支隊隊員張耀負責組織。
此次課堂,張耀老師為孩子們講解了毛澤東青年時期的詩詞《賀新郎·別友》。課堂伊始,張耀老師為孩子們展示了此詩的手稿。他強調(diào)學(xué)好一首詩不僅要理解其含義,還需要了解其創(chuàng)作背景。《賀新郎·別友》這首詩描述的是毛澤東與他的第一個妻子楊開慧的別離。張老師首先向孩子們介紹了革命烈士楊開慧的事跡,毛、楊二人感人肺腑的愛情故事讓孩子們感動,楊開慧同志壯烈犧牲的英勇事跡讓孩子們產(chǎn)生深深的敬意。這首詩創(chuàng)作于毛澤東受命前往廣州參加國民黨一大時期,他與母子二人分別之際。

隨后,張耀老師情感充沛地朗讀了這首詩:“揮手從茲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訴……”,傷感的氛圍感染了每一個孩子,在場的氣氛被推向了一個小高潮。“眼角眉梢都似恨,熱淚欲零還住”,清脆的聲音在教室中回蕩,孩子們情不自禁跟著朗讀。緊接著,張耀老師逐句向小朋友們解析這首詞的意思。為了幫助孩子們更好地理解,他通過提問解釋了一些字詞的釋義,小朋友們爭先恐后地回答問題,現(xiàn)場氣氛非常活躍,展現(xiàn)出對詩詞學(xué)習(xí)的強烈好奇心和求知欲。

對于《賀新郎·別友》這首詞的鑒賞,張耀老師還向孩子們介紹了這首詞的詞牌名。他解釋說,這首詩是采用了七言絕句的形式,而七言絕句是中國古代詩詞中常見的一種詩體形式,每句由七個字組成。通過介紹詞牌名,孩子們對于詩歌的形式和構(gòu)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時,他鼓勵孩子們在課下多了解和欣賞其他的七言絕句,拓寬詩詞的視野,提升自己的鑒賞能力。此次毛澤東詩詞鑒賞課通過以詩會友的方式,讓孩子們在品味文化的同時,了解偉人的事跡和貢獻。參與課堂的孩子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啟迪,他們對毛澤東的詩詞和人物形象有了更深入的認識。這樣的實踐活動有助于孩子們拓展課外知識,提高文化素養(yǎng),進一步培養(yǎng)他們的愛國情懷和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