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區編程旅,筑夢未來行。7月6日至7月17日,為助力鄉村教育發展,長江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筑夢”實踐隊來到恩施州建始縣花坪民族小學,開展了編程教學活動,為山區兒童帶來不一樣的假期體驗。
如約而至共攜手。這雖然是長江大學支教隊員第一次來到花坪民族小學,但兩校的合作卻早已開始。2021年秋,在得知花坪民族小學有編程教育的需求后,長江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迅速響應,幫助小學成立了少兒編程社團。隨后,計算機科學學院的實踐隊員也開啟了“云端編程旅”,通過線上的方式給學生進行編程教育。同時為深化少兒編程的相關知識學習,本次“筑夢”實踐隊結合暑期“三下鄉”活動,來到實地進行暑期興趣班教學。

做中學思求真知。報名參加本次暑期編程班共49人,是3到5年級學生,雖然很多同學之前沒有接觸過編程課程,但興趣十足。“老師,我想做一個會在天空中飛的貓。”“老師,我想做植物大戰僵尸。”“老師,老師我要做……”趣味的編程課很快在孩子們天馬星空的想象中拉開序幕。編程支教課程主要是通過圖形化編程軟件開展教學,生動有趣的動畫導入,妙趣橫生的提問互動、精彩紛呈的任務設計……無不吸引著孩子們的注意力,整個課堂氛圍輕松活躍。通過老師們細心講解和耐心指導,孩子們基本能夠獨立完成相應的編程任務,有些基礎不錯的學生甚至能夠制作出更為復雜的動畫。“這次活動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學生的學習熱情,不管刮風下雨還是烈日炎炎,總有學生比規定的時間早到1個多小時,放學后還不愿走。在我眼中,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一種價值觀的傳遞和情感的交流。”實踐隊員黃夢曉感慨到。

家校合育譜新篇。經過了解,實踐隊員發現很多學生屬于留守兒童,平時缺乏課外指導,家長對計算機等科學技術的了解十分有限,認為學習編程就是在電腦上玩游戲。為回應家長困惑,實踐隊員在支教的最后一天邀請所有家長來到學校,進行了學生學習情況匯報。在匯報中,實踐隊員深入淺出地給家長講解了學習編程的優點和本次暑期教學的教學安排以及完成情況。同時邀請了兩位學生上臺,現場利用編程程序制作出相應動畫,以此來展示學習成果。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編程教育作為數字社會和人工智能時代的基礎性教育,將為推動自主創新、科技強國起到重要作用。黨和政府強調要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通過此次活動,將少兒編程教育普及到更遠地方,讓更多的鄉村兒童都有機會學習編程,讓孩子們的創造力、邏輯思維和表達能力得到更好地提高。同時,對于實踐隊員而言,這也是一堂現實的“大思政課”。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學到的東西,不能停留在書本上,不能只裝在腦袋里,而應該落實到行動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支教隊員將自己課堂的知識轉化為理論實踐,積極增長自身才干,撒播創新種子,以實際行動助力鄉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