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翼下鄉、緣起高科
2022年7月10日,廣東培正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直屬黨支部“羽翼”社會實踐服務隊踏上了暑期三下鄉的新征程,來到了茂名市高州市根子鎮高科村。
❖
“羽翼”社會實踐服務隊到高科村中去,到群眾中去,拍攝了《走進鄉村、發現振興——高科村宣傳片》,拜訪了4位高科村鄉村振興最美人物,運用推文、視頻等形式,通過公眾號、視頻號、B站等平臺講好了新時代鄉村振興人物故事。
不忘初心、再訪高科
2023年7月8日,“羽翼”社會實踐服務隊、“羽翼”黨員服務小組謝淞宇同志帶領小組重走高科下鄉路,拜訪去年訪談的4位高科村鄉村振興最美人物。
第一站——甘抗村張炳秋隊長
由于高科村村黨支部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書記林通正在下到基層服務,我們第一站來到了甘坑村的張炳秋隊長家中。
“這是我們摘下來的龍眼、黃皮;大家都嘗嘗”、“辛苦你們這些知識分子,下鄉來到這里,你們受苦了”張炳秋隊長一如既往的熱情招待我們,一邊精神奕奕地說道。 張炳秋隊長,現上任已有三年多,為鄉村的公共事業捐贈了上萬元的建設資金。他去年帶領村民建設了甘坑村文化中心廣場,而今年在廣場原有的基礎上修建好了水泥路。
但他的目標遠遠不止如此,未來他還將繼續修建上山的水泥路,將上山的“荔枝路”變成“致富路”,讓甘坑村的荔枝、龍眼、黃皮等水果,變成“致富果”。
第二站——村黨支部委員會林通書記
第二站,我們來到了高科村黨群服務中心。我們終于見到了忙完上一段工作的村黨支部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林通書記。
林通書記大步流星地為我們準備茶水,他最后才坐下來與我們親密交談。“洪水,去年是百年一遇的,今年是一年兩遇;洪水,沖毀了部分河岸、水田、農作物;但我們正在有序開展災后恢復工作,已經實現了通電、通水、通信、通路、通渠。”林通書記堅毅地說道。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可成。相對于去年,黨建長廊修建更趨于美觀完善、甘坑村生態公園建設越發美麗;未來的高科村將在林通書記的帶領下,不斷攻堅克難,建成美麗新鄉村。
第三站——王坑村呂宗澤隊長
第三站,我們通過電話聯系到了遠在東莞的王坑村呂宗澤隊長。
前些年,在呂宗澤隊長的帶領下,王坑村建好了環村路,推進了王坑村果園荔枝的矮化工作,修建了王坑村文化長廊等公共設施。
而現在,呂宗澤隊長仍繼續凝聚王坑村鄉賢的力量,未來將繼續修建好上山路,團結王坑村全體村民,建設宜居美麗新王坑。
第四站——李坑村林昌球隊長
最后一站,我們來到了在根子鎮上的李坑村林昌球隊長家中。
“水池路今年11月份會鋪設好水泥”、“未來將會通路到浮山嶺”、“柏橋村老板已經預定好山上的20畝荔枝”、“村合作社已經獲得審批,營業執照已經下來了”一道道佳音傳來,林昌球隊長興高采烈地說道。
早在林昌球隊長上任的一年多里,便給李坑村的發展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林昌球隊長帶領全村修建小型集中供水工程,讓村民用上健康放心的自來水。此外,他還帶領村民修建了李坑村主干道,讓李坑的村民出行都獲得了便利。
在未來,林昌球隊長將強化排水渠修建,防洪泄洪、修建上山路,方便村民打理果樹、積極開發小型供水站景點、山間玻璃漂流等項目。
勇毅前行、再別高科
“羽翼”社會實踐服務隊、黨員服務小組通過回訪及訪談4位高科村鄉村振興最美人物,積極貢獻大學生智慧,一定程度上發揮了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扎根鄉村振興基層的先進工作者們身上,我們看見了果敢、民主、團結、傳承精神。我們深知一次下鄉所能做的終歸是有限的,但我們仍希翼展開稚嫩的羽翼,在服務鄉村的過程中,與鄉村一起成長,“翼”起向更美好的未來。
在廣東培正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大力支持下,高州市根子鎮高科村將被授予“大學生實踐基地”,“羽翼”社會實踐服務隊、黨員服務小組預計明年將繼續服務高科村,與高科村一起成長,“翼”向未來、展“翼”高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