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探索并推進大中小學生思政一體化方法,浙江農林大學林業與生物技術學院“紅綠思政·新模式探索團”于7月12日至15日前往浙江省臨安區潛川鎮開展思政與林學相結合義教實踐活動。實踐團隊將專業知識與紅色故事相融合,引導小朋友們認識綠色背后的紅色精神,培養他們對祖國自然資源和革命歷史的敬畏之心。
浙江農林大學林業與生物技術學院“紅綠思政·新模式探索團”是由該院15名同學組成的社會實踐團隊。該團隊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思政與林學相結合”為創新理念,以“走進小學課堂”為主要形式,旨在探索一種適合大中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
實踐活動期間,實踐團隊采用多種形式,如戶外課堂、游戲互動、樹葉拼畫等,讓小朋友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接受思想教育和專業啟蒙。實踐隊員們帶領著小朋友們在校園里尋找不同種類的樹木,為他們講解每棵樹木的識別要點以及綠色背后的紅色故事與精神。例如,銀杏樹是一種古老而珍貴的樹種,它見證了中國共產黨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奮斗歷程,它象征著中華民族的堅韌不拔和永不言敗;梁希樹是以我國著名林學家梁希命名的,他是新中國林業事業的奠基人之一,他為祖國的綠化建設和林業科研做出了卓越貢獻,他是我們學習林學知識和傳承紅色精神的榜樣。
圖為實踐團帶領小朋友們到戶外識別樹木
實踐隊員們還準備了一系列有趣而富有教育意義的游戲互動環節。實踐隊員們有意識地引導小朋友們將“銀杏”“雞爪槭”“梁希”等名字作為自己小組的隊名,在游戲中反復述說,反復思考。在“蘿卜蹲”“你畫我猜”“接龍”等游戲中,小朋友們不僅鍛煉了身體和智力,還鞏固了之前學習的林學知識和紅色故事。實踐隊員們也通過游戲與小朋友們拉近了距離,增進了感情。
圖為小朋友們在玩游戲的場景
實踐團隊早早起床采集新鮮的、形狀各異的樹葉,為小朋友們的樹葉拼畫準備材料。實踐隊員們還準備了包含“臨安天目山寶”“中國地圖”“黨徽”等圖案的描摹。小朋友們紛紛上前挑選自己喜歡的圖案描摹,臨摹、挑選樹葉、裁剪、拼貼……在這個過程中,小朋友們不僅發揮了自己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還體會到了祖國大好河山和黨的光輝歷史。
通過為期三天的思政與林學相結合義教實踐活動,“紅綠思政·新模式探索團”不僅讓小朋友們學到了有用的林學知識和感人的紅色故事,還培養了他們對祖國自然資源和革命歷史的敬畏之心,激發了他們的愛國情懷和報國志向。這種將思政理論課程與專業知識相結合的新模式,為大中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種新的途徑和方法,為立德樹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了有益探索。
圖為實踐團與小朋友們的合影
文/柯澤煥 趙浙涵
圖/陳可心 戚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