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上午,在科技特派員黃維、李兆偉的帶領下實踐隊員繆文靜、尚煜昆等人于上午九點到達屏南林業局進行調研與交流。屏南縣林業局高度重視油茶產業鏈的建設,超前謀劃推進油茶產業發展,積極幫扶福建乘龍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屏南白水洋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和屏南縣雙溪旅綠林農業生態開發有限公司并幫助其建立油茶高產示范基地,以此來提高油茶產量、促進油茶市場發展。

圖為實踐隊員、科技特派員與林業局工作人員合影留念。劉建彪 攝
福建省屏南縣林業局營林股高級工程師張元法在與實踐隊的交流中,了解到隊員此行的目的,并向隊員詳細介紹了屏南縣林地生態狀況及油茶種植現狀。屏南為福建省重點林區縣之一,全縣有林地面積約184萬畝,其中油茶種植面積約為5071畝,屏南縣發展油茶產業的優勢和潛力明顯。一是屏南具有高山氣候資源優勢,自然條件適宜,地貌和土壤都適宜油茶生長。利用目前的成熟技術,從栽種開始到掛果一般只需三到五年,受益期可達50年,甚至更長。二是林地資源豐富,適合油茶種植的三類以上林地面積達到152.7萬畝。三是古法茶油質量更高,當地利用熟化古法壓榨技術獲得茶油含有更多營養成分。四是市場前景廣闊,由于油茶還有“藥、食、妝同源“的特點,具有較為成熟的產品體系,市場規模超千億,行業預測到2027年,中國油茶行業市場規模將超過1250億元,前景十分可觀。但是當地油茶產業也存在一些問題。其一,前期投入較大,在茶樹掛果前沒有收益,后期還需持續投入,收入和支出無法持平,容易造成資金鏈斷裂。其二,林地資源開發力度不夠,綜合利用率低,油茶種植面積較少,油茶種植體量小,企業宣傳和品牌文化塑造力度不夠。其三,農民缺乏科學種植技術和撫育管理技術,由于資金不足,農民能獲得的種植油茶的補助較少,種植油茶的積極性不高。

圖為實踐隊員、科技特派員與林業局工作人員交流討論。 雷雪勤 攝
福建省屏南市林業局營林股高級工程師張元法回答了實踐隊員關于油茶種植的疑問,科技特派員黃維及李兆偉也提出了關于如何增加油茶種植收益的科學建議。并討論了關于如何促進科技下鄉推進科學技術對于油茶種植的積極作用。

圖為科技特派員與企業負責人進入種植基地進行實地考察。鄧湘鑄 攝
下午三點經林業局介紹,由福建乘龍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帶領實踐隊赴明樓山油茶種植基地實地考察油茶生長環境和種植現狀。明樓山油茶種植基地油茶品種以從湖南引進的長林4號和長林40號為主,六年生單株產果量5kg以上,每公頃產油可以超過525kg;生產期每公頃產油可達900kg。種植基地面積約為111畝,大部分茶樹有六年樹齡,去年獲得第一批收成。漫山遍野都是郁郁蔥蔥的油茶樹,空氣中彌漫著濃郁的茶香。
在結束了一天的參觀之后福建乘龍農業綜合有限公司負責人與實踐隊定下了后續的該公司其他種植基地考察計劃。